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ND35是一株优势内生真菌,对多种作物有促生作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了球毛壳ND35不同菌剂和接种次数对杨树扦插苗、菜豆、黄瓜、烟草、生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接种对杨树苗高生长影响更明显,但对胸径和地径影响不大;菌剂3应用于菜豆、黄瓜时效果较好;育苗时接种对烟草叶片数影响较大,移栽时接种主要影响株高生长;能够增加生姜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2018年4—5月,对新泰市麦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麦田杂草有14种7科,其中禾本科、菊科、茜草科杂草危害较大;优势种为雀麦、米蒿、猪殃殃、荠菜。分析了新泰市麦田杂草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球毛壳ND35和早实板栗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观察了球毛壳定殖到板栗实生苗上对后期苗木生长和开花的影响。为该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植物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菌株在黄瓜品种“津研4号”根部的侵染定殖情况.菌丝主要从表皮细胞之间的缝隙侵入,在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中定殖,可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通过施用不同含量的球毛壳ND35菌肥,研究其对不同黄瓜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g/株毛壳生物菌肥处理在显著增加黄瓜品种“津研4号”和“申绿06号”株高和叶面积的同时,提高了黄瓜产量,黄瓜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2%和67.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芦苇内生真菌Choiromyces aboriginum Mü1W1C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相比,该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PDA培养基上1,0~35℃均能生长2,0~30℃时生长较好2,5℃时最适;葡萄糖、果糖能显著促进该真菌的生长,而乳糖、淀粉、麦芽糖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更有利于菌丝生长,无机氮源不利于菌丝生长;该内生真菌对pH的适应范围很广,在pH 5~11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良好,相比之下,在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光周期、生长因子、微量元素对芦苇内生真菌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球毛壳ND35菌株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ND35菌株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方式和途径,以毛白杨组培苗为宿主植物,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研究了球毛壳ND35菌株子囊孢子萌发后在毛白杨上的侵染行为及其菌丝在组培苗根部的定殖。结果显示,子囊孢子萌发后形成的菌丝,能从杨树苗根、茎部表面细胞间的缝隙侵入或在根表面形成附着胞,进而形成侵染钉直接从表皮细胞侵入,在叶部主要从气孔侵入叶片内部。侵入根部的菌丝主要定殖于表皮细胞、外皮层细胞和细胞间隙,未进入内皮层和维管束组织。  相似文献   
7.
对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ND35菌株的RAPD扩增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分析,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即ND35-1:5'-GCTCGCAGCTCTGGTGCGGT-3',ND35-2:5'-GCCGATTGC-CCATGTCCACCTC-3',以球毛壳ND35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此引物建立并优化了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据此对杨树和黄瓜两种植物中ND35菌株的定殖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可以用于球毛壳ND35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相似文献   
8.
5种杀虫剂防治新泰市玉米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5种杀虫剂对夏玉米田玉米螟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处理对玉米螟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3、7 d各药剂防效均大幅增加。其中,总体防效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最佳,5%甲维·虫螨腈微乳剂次之,药后7 d防效分别达93.04%、91.44%。5%甲维·虫螨腈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与25 g/L溴氰菊酯乳油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5%甲维·虫螨腈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效显著高于1.8%阿维·高氯乳油和600 g/L吡虫啉悬浮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