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灌溉耗水量最大,因而灌溉水的浪费也最大。所以,节约用水是讲究水利经济最根本的一个原则,也是缓和用水紧张的一个努力方向。在先进的国家,无不从水源的节约水耗、渠系的节约输水损失、田间灌溉的节约用水等方面,采取力所能及的工程措施及管理措施,进行有关的科学试验研究,发展新技术,寻找新方法。 目前,美国的渠道输水有效利用系数最高为0.8,总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渠道渗漏损失水量每天达8,400万立方米。苏联的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5—0.55。稻田灌溉必须允许一定的田问渗漏,在有压盐灌溉要求的旱田灌溉中,也必须允许有一部  相似文献   
2.
兴修水利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有计划地大力进行开发,规模愈来愈大,速度愈来愈快。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规模之宏伟,举世闻名,几年来开垦荒地3亿余亩,成就是惊人的。目前除继续开发其欧洲部分及中亚的水利,改善更新这些地区的旧有水利设备外,正在西伯利亚地区大搞水利建设,从开发西伯利亚地区水利的初步规划来看,规模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相似文献   
3.
国外近代的水利建设基本上是近一百多年之间发展起来的,速度快、规模大,既有成效,也多教训。就其主要教训来说,有(1)冲积洪积平原大型自流灌区的次生盐碱化;(2)盲目地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大幅度下降的种种恶果;(3)泥沙淤积之害,特别是水库和渠道的泥沙淤积之害;(4)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和人为水荒。下面仅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要介绍和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水利学会于去年发起成立水利史研究会,这是我国水利学术工作中的一个新的发展,它必将促使我国水利史研究的高速深入开展,为四化建设从水利史上提供历史经验,发扬历史唯物主义在水利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水利史不仅是个科学技术史的问题。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兴废,文化的存亡,莫不与水利息息相关,古今中外,没有例外。我国与埃及、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以及印度同为世界  相似文献   
5.
三、作物需水量的研究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量测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使作物需水量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国外作物需水量的研究始自1890年,初期只着重于渠道单位流量可灌面积的测定,二、三十年代先后开展了田间耗水实验,从蒸发量开展研究,从蒸散量与水面蒸发开展研究;四十年代热平衡法得到发展;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有了现代电子学仪  相似文献   
6.
四、对水资源的破坏和人为水荒 国外近代水利建设比较发达的国家多已出现对水资源的不同类型的人为破坏;工农业争水矛盾十分突出,有的已感到水荒威胁,水污染则由江河湖泊向海洋扩展,这不仅加剧了用水紧张,并且在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已形成公害。这类问题在我国也存在,且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发生了地下水大幅度下降问题。河北衡水地区利用深层承压水灌溉,打了一些150—500米深的井采水,已形成三个下降漏斗区,最大的冀、衡、枣开采型漏斗,漏斗中心的低水位埋深由原来的11.85米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地区农田灌溉是一个复杂的多元问题。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类似地区古今正反两面的经验和个人近三十年来在这一地区从事农田灌溉科技工作的实际体会,认为在本地区兴修农田灌溉必须因势利导、因害设防、利害统筹、水利上标本兼治;面向水情不稳的水文特征,落实到水资源的时—空调度、以变应变,看水办事,流域开发的宏观与具体灌溉设施的微观相统一,灌溉农业与旱田农业相结合;以利用降雨为基础(田间),地上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开源与节流并举,以水资源规划(水源建设规划)统帅全局,从山区到平原,形成符合当地水文特征的流域系统。并着重分析按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作出合理经济用水的决策和科学用水的依据。本文是笔者五十年代以来对本地区农田灌溉问题所写作的几篇专论的续篇。其中较主要的几篇篇名见文末所附参考文献目录。  相似文献   
9.
世界灌溉排水委员会自1951年成立以来,已开过十次会议,历届讨论过的中心课题计有三十二个,涉及了灌排科学研究工作的广泛内容,基本反映了近三十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 国外的灌排科学研究可概括为下述几个主要方面:水源问题的研究,包括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节约用水的研究;作物需水量的研究;灌排理论与设备的试验研究;以及防渗材料、水利土壤改良等专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利是农業的命脉。在新疆尤为重要,可以說没有灌溉就没有农業。这不仅是由于当地雨水稀少,不能滿足作物的需水要求,需要灌溉;还由于在当地鹽碱化条件下,没有灌溉就不能使土壤脫鹽,反之,灌溉不合理,地下水又極易上升而引起次生鹽碱化,構成發展农業生产的严重威胁。因此,灌溉的有無当否,就成为当地影响發展农業生产的关鍵之一。 瑪納斯河垦区在灌溉与治碱方面取得了宝貴的經驗。垦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隅,包括以瑪納斯河和奎屯河为主的大小八条河流城內之地,东西長約三百公里,南北寬約一百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