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利用化学药剂能促进白桦幼苗木质化,起到抗寒防冻作用,而且经济效益显著。试验采用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砂、硼酸喷施当年生白桦幼苗。结果表明苗木保持率提高12.8%,节省用工91.7%,节省费用38.34元/666.7m^2。  相似文献   
2.
将毛白杨接穗蜡封后,再按接在青杨截干后的苗根上,其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是高寒地区快速培育毛白杨的一项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通沼气池的应用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大通县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发展沼气,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旋流布料自动循环式沼气,解决了高原冬季不产气的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农村广大用户的赞誉。  相似文献   
4.
我国沙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漠化是原指非洲沙漠地区,由于人为活动的诱发导致沙质地表现出以风沙活动为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沙漠与沙漠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沙漠在没有治理的情况下难于自我逆转,只有采取措施才能防治流动沙丘的危害,而沙漠化土地在消除人为干扰后自我恢复的可能性变小,但在采取措施后可加速其逆转过程.  相似文献   
5.
6.
2002年,在青山乡龙卧村干旱阳坡进行了抗旱造林的技术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以汇集径流造林整地方式的抗旱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年的育苗实践,表明新疆杨通过建立优良的采穗圃、种条窑藏、催根药物浸泡,地覆盖等综合技术措施和良好的管理措施,能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苗量,平均提高成海率33%,增加产苗量14850株/hm^2。  相似文献   
8.
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与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县浅山区气候、土壤条件较为干旱,区内人多地少,退耕还林还草应建立在抗旱集流保墒、充分体现三大效益的基础之上,构建具有“农林复合”特征的水土保持林等“生态经济型”植被类型;脑山区较为湿润,区内多分布有天然次生林,退耕还林还草应以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为主,形成具有水源涵养作用的“生态型”植被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是吉林省林业科技开发公司出品,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监制的一种高效吸水性生根增肥剂,在我省林业生产中首次使用。本文采用两种不同浓度对青杨苗木根系进行浸根处理,通过造林调查分析,说明植物源能够吸水保水,促进根系发育,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是干旱地区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