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追思童恩正教授活动散记著名考古学家、作家童恩正教援在美国不幸去世的消息传来,中国文博系统和考古学界以及海内外学界均感到震惊和痛惜,中外学者纷纷致电致信给四川联合大学和童恩正教授的亲属,表示深切的哀悼。6月11日上午,四川文博系统...  相似文献   
2.
李家坝遗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长江北侧支流澎溪河的东岸。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开始对它进行大规模发掘,遗址充分展现了当年巴人文化面貌和巴人生活。这一年度总共发掘了40座墓葬、多座房屋基址和数座烧制陶器的窑址,时代从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一直到约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晚期。这是首次发现既有居住区,又有墓葬区的巴文化遗址。它对于我们认识古代巴人的文化无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二虎 《农业考古》2001,44(3):50-77
六、耕作技术(一)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1.水田模型与稻作农耕类型目前汉代出土的这些水田陂池模型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以南的西南地区和岭南的部分地区。 在这些水田陂池模型中,我们见到的是有发达灌溉系统和开始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的稻作农 耕,可以说这是一种已经有一定集约化程度的稻作农业了。这与史书记载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汉六朝时期的那种较粗放的“火耕水耨”稻作农耕有较大的差别。我们知道,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至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汉武帝征伐南越国和西南夷,秦汉 帝国都不断地向南方大规模移民,而水田模型出土的这些…  相似文献   
4.
目次 一、前言二、栽培稻种属 三、水田类型四、水田灌溉 五、耕作农具六、耕作技术 七、播种与收获八、谷物加工 九、谷物贮藏十、结语 一、前言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以中国的汉代和日本的弥生时代为中心,对中日两国古代稻作文化中的一些要素(如栽培稻的种属、水田的类型、主要的耕作农具、耕作的技术、谷物收获具、谷物加工具、贮藏谷仓等)进行对比,然后再对中日两国古代稻作文化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初步概括。 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一直就是以稻作为主要的农耕对象。大约在进入青铜时代以后,中国的稻作农耕逐渐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5.
狩猎一、日益减少的狩猎民获取野生的动植物以得到食物,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采取的经济手段。可以认为,人类自从最初阶段拥有文化时起,就已经是狩猎采集民了。并且,持续了数百万年之久的各种旧石器文化,都是属于狩猎采集民的文化。在约一万年前,自从人类发明了植物栽培和畜牧以来,世界的人口在急速地增长。但是,这仅仅是农业与畜牧业人口的增长,与此相反,狩猎采集民的人口却一直在减少,尤其是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后,由于与欧洲文化的接触,狩猎采集社会及其人口更是迅速地减少了。根据推论,他们的人口现在大约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