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通辽市地形地貌和树种分布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论述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和措施 ,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鲁黎明  雷强  罗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70-1457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的原则,并对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的途径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电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设计,在电网建设从决策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贯彻造价控制理念。真正做到项目资源节约、环境有好、以人为本,用最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贵州省威灵仙酒润麸炒饮片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以黄酒用量、闷润时间、蜜麸用量和炒制温度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以齐墩果酸含量为响应值,设置4因素3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净威灵仙药材100 g,黄酒用量6%,闷润时间10 h,蜜麸用量10%,炒制温度180℃。在该工艺下测得齐墩果酸含量为1. 90%,制备的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5.
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冬小麦的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耐盐冬小麦,是提高盐碱地生产力,收复弃耕三地,开垦盐碱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的一最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办法。本文是“科技兴阿”项目中“石冬五号耐盐冬小麦在阿克苏地区盐碱地推广示范”的工作总结。石冬五号耐盐冬小麦在阿克苏地区盐碱地上种植,表现出较好的耐盐,丰产等生态特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晚播,利于轮作倒茬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尺度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整理能力,为类似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的25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库数据为基础,采用Yaaph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软件,对清源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整理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清源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为330.063hm~2;选取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等3方面的8个指标,构建修正指标体系,得出其整理能力为186.561hm~2,潜力释放水平为56.52%。25个村中,上磨村整理潜力最大,北关村、柯寨村和秦王村3个村不具备整理潜力,结合修正系数,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4级。[结论]根据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及潜力修正系数,提出保留模式、并点模式、缩减模式和集聚模式等4种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一类严格交叉反馈超混沌系统的混沌同步进行了讨论。基于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了反馈控制器和参数更新定律,通过分步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参数未知下的严格交叉超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同步。在同步的过程中,未知参数也被识别。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是同步的,未知参数能在有限时间内被识别,且未知参数越大,系统收敛的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8.
不同硒源对家兔消化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不同硒源对新西兰肉兔消化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5日龄的断奶仔兔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相同水平(0.15 mg/kg)的硒代蛋氨酸与亚硒酸钠,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硒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P<0.05),硒代蛋氨酸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硒对血清总蛋白(TP)水平有显著提高,但不同硒源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硒能显著降低血清尿酸(UA)水平,且硒代蛋氨酸组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对照组血糖(GLU)水平显著低于加硒组,但不同硒源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生长兔饲料中添加硒对其消化性能有增效作用,且有机硒的作用明显大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9.
咸水膜下滴灌频率对土壤表层水盐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指导干旱区农业生产,利用地下咸水进行了膜下滴灌频率试验,设3种滴灌频率,即1次/24 h(T1)、1次/48 h(T2)和1次/72 h(T3),探讨了相同灌水量下不同滴灌频率对土壤表层水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T2处理浅层土壤含水率高于T1和T3处理0.5%~1.0%,且试验后期形成面积和深度均大于T1和T3处理的;(2)土壤电导率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呈增加趋势,T2处理土壤电导率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土壤返盐程度较小;(3)土壤p H值在试验中期增大,试验后期减小,表层土壤p H值达8.5左右;(4)土壤表层各盐分离子量在试验期间的增加程度远小于土壤结冻期;土壤表层重碳酸根离子量在试验后期超过120.0 mg/kg,土壤总碱度增大,土壤存在碱化趋势。因此,滴灌频率1次/48 h可为作物提供比较适宜的土壤表层水盐环境,可作为民勤绿洲咸水滴灌频率参考值;同时,使用咸水滴灌后,绿洲土壤存在明显碱化趋势,因此还需采取其他灌排措施减弱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10.
罗君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50-6955
本研究通过研究室内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策略与实践,并分析其对室内环境质量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表明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优先选择本地和原生植物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策略,因为它们更适应当地环境并能提供适合不同物种的生境条件。此外,创造适宜的栖息地和连接性也是重要的实践策略,通过提供垂直和水平的生境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连接通道,可以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于管理和维护,合理的植物养护和疾病防治措施以及定期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是关键。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和实践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包括探索更多创新的策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和实施性等。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提升室内绿色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创造出更健康、可持续和美丽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