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的现存问题:城乡人口流动机制不健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巨大。提出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的实现路径:健全城乡要素融合机制,引导城乡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为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支撑。本研究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嘉兴市作为样本区,通过分析基础分类项目构建线型静态测算模型。研究发现,嘉兴市财政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产品与服务理应帮扶成本年人均14万元;嘉兴市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扶助成本为44亿元;2019—2020年嘉兴市财政平衡率相较于2011—2018年中大部分年份都低,市民化动力为流入地财政收支结构压力牵制。为此,地方政府应重构税收返还制度与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财政支出分担结构及实现“专款专用”,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公共合作建设项目,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带资进城”,提高城市土地出让金收益,合理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财政扶助力度。  相似文献   
3.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在全国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府粮仓”。然而,近年来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四川已由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了缺粮区,耕地资源锐减且复耕复垦难度很大,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突出,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为其提档升级带来了极大压力。在这一现状基础上,新时代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还面临因农业弱质性引发的种粮比较利益低,由农村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细碎化,以及支农财力有限和农业投资风险过大等依靠四川现有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自身发展无法突破的困境。基于此,提出开发补充耕地资源、提升农业比较利益、推进农地制度改革、加大农业支持力度、降低农业投资风险等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与中国资源禀赋相似的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农业转型进程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事实和实证数据。本文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转型进程置于其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加以考察,在概述它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农业转型进程基础上总结了共同特征:都经历了由自耕农体制向鼓励规模经营的土地制度转型;都出现了绕过农业工业化进程必经的土地密集型阶段的“赶超”现象;都选择了土地节约型及兼业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宗农产品在本国种植业内部和国际市场上都缺乏竞争力。尽快完备农地“权利束”为农地规模流转提供制度基础、抓住仍处于从中等收入阶段向初等发达阶段迈进这个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最佳时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以及用好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为指向的农业补贴工具是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形成的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