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祎  邓启云  常硕其  石畅 《作物研究》2010,24(3):201-204
高温会导致水稻产量降低,其中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造成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高温对水稻光合作用各个生理过程包括CO2在植株体内扩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探究水稻耐热性的相关光合作用指标,指导水稻耐热性育种,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检科一号”消毒剂是根据酸碱中和理论自主研制出的固体氧化还原电位消毒剂(ORPD)而定名的。其成分是羟基丁二酸和次氯酸钙为主要原料,通过与其他物质的配伍,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在水中,pH值为6.8,产生964.4mV的氧化电位,以及有效氯,与羟基、游离基、氢氧化物等共同产生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危害追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追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食品追溯主要是指产品追溯,不能明确问题食品危害发生机理及发生条件。提出了危害可追溯的概念,介绍了危害追溯与产品追溯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并探讨了危害追溯的定义、原理及组成要素,为食品监管部门管理监督和食品生产加工者建立与实施基于危害追溯理论的SN/T1443.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最有效的奶牛生产管理工具。纵观20世纪后半叶全球奶业发展实践经验证明,奶牛群体改良和牧场生产效益提高,60%归功于DHI的推广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奶业发展起步晚、地区发展不均衡、牧场规模差异大等原因,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2013年我国奶牛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比例不足8%。针对我国在推行DHI工作中的困境,从建立完善的第三方DHI运行体系、全面精准的DHI数据积累和深度挖掘、建立细致实干的DHI数据解读与牧场管理推广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DHI工作各环节的衔接等方面,对奶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行DHI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对DHI工作的重视程度与顶层设计、出台一揽子政策、建立DHI测定第三方实验室体系、改革现行原料乳定价机制、设立"DHI牵牛工程专项基金"、推进宏量DHI数据的挖掘与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对美国扶持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梳理,明确了生产者导向的扶持政策、循环一体的生产技术体系、协同推进的发展机制、持续有效的CSA经营模式等措施对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的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美国经验,中国应当构建以生产者为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有机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加大对有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