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下祝茶场是福建省闽清县偏远山区的乡办茶场,海拔700多米,1965年办场时面积700余亩,分布十几个山头,十年动乱,茶园几乎荒废,1982年全场垦复改造前年产量不足5吨,年产值仅1.5万元。为了开发偏远山区经济,1982年全场低产改造,经三年努力改造了300亩成为高标准茶园。从此下祝场狠抓茶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经过十二年的努力,该场发展成为闽清县先进企业,年产值百万元,年经营额三百余万元,茶园亩产由7-5公斤提高到105公斤,亩产值由27元提高到1350元,分别提高14倍和50涪,尤其近两年茶叶市场疲软时,该茶场在竞争中仍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橄榄花性类型调查闽清县农业局罗美玉,许长同橄榄(GanariumalbumRaeusch),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正纲檄榄科橄榄属,全属约一百种,我国有七种,作果树栽培的有两种,即分布广东、福建南部的乌橄和分布于福建闽江下游的橄榄,橄榄是福建...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头季机收留桩高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适宜的留桩高度是机收再生稻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内优航148水稻为试验材料,设计留桩高度5 cm、15 cm、25 cm、35 cm4个处理,进行机收再生稻留桩高度试验,结果表明:留桩高度为25 cm时,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多,穗粒结构合理,每667 m2产量达372.4 kg,比留桩高度5 cm、15 cm、35 cm分别增加71.7 kg、53.6 kg、26.8 kg;留桩高度25 cm及以下处理,碾压区与无碾压区的再生季可以调节至同一时间收获.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近年来,糖蔗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大幅下降,而果蔗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稳步上升。我县是纯果蔗区,也是福州地区主要果蔗产区。但我县果蔗品种单一,长期种植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为此2003年县农业局从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引进广西白玉蔗等6个优质新品种,其中组培蔗2个,脱毒种苗蔗3个。  相似文献   
6.
中稻—再生稻适宜机收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再生稻种一次收两季,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是福建省水稻增产的特色项目,也是水稻轻简栽培实用技术,头季收割难题成为制约再生稻发展的技术瓶颈。近年部分地方采用常规早稻品种佳辐占、嘉早312等进行头季机收示范取得成功,再生季产量达3 000kg/hm2左右。但早稻—再生稻模式受到生产区域限制,应用面积有限,全省适宜再生稻区域多为中稻-再生稻模式。由于中稻与早稻品种不同,生育期长短和群体结构差异大,应用相同的技术进行机收示范,成功率很低。为突破这一技术,2013年省农业厅设立课题,在我县开展中稻—再生稻适宜机收品种筛选试验,一年来,课题组认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技术试验和小面积生产示范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处理比对照传统开穴盖土方式商品率高,增产增收显著。其中少量稻草加地膜覆盖处理比单用稻草覆盖、薄膜覆盖处理的大薯率和产量均高、小薯率低、综合成本相当、综合生产经济效益最好,在实际生产上更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橄榄品种资源和良种母树调查初报许长同,罗美玉(闽清县农业局350800)檄榄(CanariumalbumRaeusch),又称白榄、青果、谏果等,属橄榄科撤榄属,为我省特产名优水果,是传统的内外销果品,主要分布于闽江下游,主产于闽清、闽侯两县闽江岸边...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和优质稻,是当前水稻生产的重要推广项目,为探讨适宜我县栽培的超级稻和优质稻新组合,比较超级稻和优质稻组合间的产量、品质差异,以及在不同栽培季节的表现,2004年引进有代表性的两个超级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Ⅱ优明86,两个优质稻新组合宜香优1577、川香优2号,以汕优63为对照,在中、晚季分别进行田问比较试验,观察鉴定其产量、农艺性状、米质、抗病性和适应性,为推广超级稻、优质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橄榄花芽形态分化 ,已有学者做过研究[1] ,但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研究未见报道。为探索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 ,1 998-1 999年进行了本试验 ,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观察采取大枝环剥秋梢摘叶法。试验设计为三因素全水平处理。A因素为品种 ,A1为长营 ,A2 为自来圆 ;B因素为采果期 ,B1为 9月 30日早采 ,B2 元月 30日晚采 ;C因素为环剥摘叶期 ,C1为不摘叶 (即对照处理 ) ,C2 为摘叶期。于 1 998年 1 0月 1日每株环剥三个观察枝组 ,宽度 0 5cm ,以后每隔 1 0d将每个环剥枝组上的一条秋梢 (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