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目的]为改善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92/66×ROC22(X1)、ROC22×桂糖92/66(X2)、桂糖00/122×K86/110(X3)、粤糖91/976×CP94/1100(X4)、粤糖91/976×桂糖00/122(X5)、粤糖91/976×HOCP95/988(X6)、川糖89/103×CP93/163(X7)、粤83/257×CP57/614+崖84/153(X8)8个组合为材料,研究其F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X7的F1代高糖高产,为较优良的组合;X5的F1代产量性状较好,但糖分含量较低,这2个组合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效应较大,综合性状较好,可根据育种目标重点配置使用;X1、X2、X3、X4组合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效应较小,综合性状一般,可适当配置;X6、X8组合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效应较小,综合性状较差,不宜使用。[结论]该研究明确了几个甘蔗亲本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水稻剑叶角度与氮素营养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剑叶角度是构成水稻理想株型的重要指标和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水稻剑叶角度与氮营养效率的关系研究,为水稻塑造理想株型和提高氮营养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法,以不同年代的9个典型稻种资源为材料,设置不施氮(0 kg/hm2尿素)、正常施氮(240 kg/hm2尿素)和高施氮(480 kg/hm2尿素)3个施氮水平,于水稻灌浆期测量剑叶角度、各器官含氮量和土壤含氮量,进行剑叶角度与氮营养效率间的相关分析与函数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剑叶角度和氮营养效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且随施氮水平而异。剑叶角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不施氮下的基因型间差异明显小于正常施氮和高施氮。剑叶角度与氮利用效率、土壤氮生产力、植株氮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氮营养效率间存在极显著正或负相关。氮利用效率、土壤氮生产力、植株氮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随剑叶角度呈显著的对数递减,顺序为植株氮生产力>氮收获指数>氮利用效率>土壤氮生产力。因此,在生产上可根据水稻剑叶角度来预测氮营养效率,并以其为依据实时地调控氮肥运筹来实现氮营养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东乡野生稻的种子形态(谷粒、米粒)特征,谷壳和果皮的构造,种子休眠性、种子吸水量和种子萌发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形态,长宽比大于3.5,千粒重20 g,谷色黑褐色,芒长5.42 cm,米粒长7.15 mm,长宽比3.3,米色呈虾皮色,无腹白,玻璃质,直链淀粉含量24%,蛋白质含量10.8%.种子休眠性强,可达7个月之久,与谷壳结构密切相关,其谷壳外的硅质细胞层厚和谷壳内的蜡质层厚.种子萌动发芽的最低需水量为20%;种子萌动的最低温度为8 ℃;种子发芽后可在(6±0.5)℃下生长,2 d增长1.24%;10 d可增长12.24%.成熟种子播入土水中,在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温度12.3 ℃,日最高温度16.5 ℃以上,开始萌动发芽,在室内条件下,日平均温度15 ℃,日最高温度16 ℃开始种子萌动发芽,但前者比后者提早5 d萌动发芽,发芽率比后者少10.4%,日最高温度比平均温度对种子萌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李王是日本山梨县五摩郡西町杂交育成的李新品种.在日本被誉为"李中之王"而得名,是目前日本的主栽和当家品种.1992年引入我国,通过几年的栽培观察,认定李王属高糖度、极早熟、丰产稳产的国外李优良品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卫福种衣剂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与分析南昌市外来入侵花卉逸生状况及其对绿地景观的影响,提出预防对策,为南昌市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引种和外来入侵花卉的监测与治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南昌市外来入侵花卉种类及其逸生状况.[结果]南昌市有外来入侵花卉14科26种,其中菊科最多,有11种,占42.31%;繁殖方式上,以种子进行繁殖的有24种,其中11种兼具无性繁殖能力;逸生程度上,仅5种无逸生现象,其余种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逸生性.[建议]谨慎引种,避免可能引发的生物入侵问题;加强对现有外来入侵花卉的监测和管理,防止植株或繁殖器官逃离人工栽培场所而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和建立种群;加强对已逸生为杂草的外来入侵花卉的综合防治及利用研究,把其对园林景观的破坏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江西甘蔗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变异与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6份江西省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甘蔗主要形态农艺、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和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其差异大小顺序为分:蘖率,萌发率,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单茎重,有效茎,茎径,苗高,锤度,糖分。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种质频数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但不同性状间有所差异,萌芽率、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呈典型正态分布,分蘖率和单茎重呈左偏正态分布,苗高、株高、锤度和糖分呈右偏正态分布。(2)相关分析发现,萌发率与分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茎重呈显著负相关,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茎呈正显著相关;分蘖率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苗高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锤度、糖分和有效茎呈极显著正相关;单茎重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蔗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践踏法对人工建植4年后的沟叶结缕草草坪进行不践踏(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4种践踏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践踏胁迫下的部分坪用性状及其自然恢复能力,为沟叶结缕草草坪的建植、管理和养护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结果表明,不同践踏胁迫将显著降低沟叶结缕草草坪的坪用性状,不同性状间的效应为草层高度>盖度>密度>地上部生物量>倒3叶长。不同践踏胁迫对各坪用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适度践踏可控制草层高度,降低生物量,增加草坪密度。经过53 d的自然恢复,被践踏草坪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恢复的优劣与坪用性状和践踏强度相关。恢复后的草坪密度高于践踏前的水平,恢复效果为中度>轻度>重度,但均极显著小于对照;草层高度和盖度能恢复到践踏前的水平,以中度践踏后恢复最好;倒3叶长可恢复到践踏前的86.8%~93.5%,且极显著高于对照。中度践踏的地上部生物量能恢复至践踏前的90.2%,轻度和重度践踏后可恢复至践踏前的115.0%以上,但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因此,轻度践踏对草坪的伤害较小并可较快自然恢复至原状,中度践踏对草坪产生短时的较重伤害但能较慢地恢复至原状,而重度践踏对草坪的伤害较大和影响较长则难以自然恢复至原状。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南部稻区杂交晚稻高产育种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1个杂交晚稻组合组成供试群体,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单位面积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我国长江中游南部稻区尤其是江西生态条件下杂交晚稻的高产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杂交晚稻高产育种的方向必需着重选配大穗、大粒型的组合,但除此之外,还必需在保证较高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穗数与大穗、大粒的协调结合。通过成穗率高的选择,不仅对提高新组合的产量水平具有正效应,而且成穗率可以作为一个核心性状协调多穗与大穗、大粒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有效穗数多与大穗、大粒在更高水平上的结合,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在实现有效穗数多与大穗、大粒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结合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也是必需顾及的一个方向;其中的关键是打破结实率与每穗总粒数之间的不利相关。  相似文献   
10.
江西甘蔗品种改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江西省40多年来甘蔗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功经验,分析了江西甘蔗品种改良的现状,提出了江西省甘蔗品种改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