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 要:[目的]建立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物在石榴上的残留检测方法。评估螺虫乙酯在石榴中的残留量,进行一般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暴露评估。[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后,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碳化黑净化,多重反应监测模式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运用长期膳食摄入评估模型和短期膳食摄入评估模型对石榴上的螺虫乙酯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的标准溶液在0.005~0.5 mg/L范围内,其进样质量浓度与其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当添加水平为0.01、0.1、1 mg/kg时,石榴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4~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5.3%,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比值为23.36%,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占急性参考剂量(ARfD)值为0.1464%。[结论]按本研究采用的试验方案下,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物在石榴上的长期和短期膳食风险均小于100%,对一般人群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噻虫嗪包衣棉花后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二者的抗药性机制。【方法】使用2、4 g/kg噻虫嗪包衣棉花,三叶期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取食0、2、6、12、24 h后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取食噻虫嗪包衣棉花叶片后,低剂量处理组的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细胞色素P450(CY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除棉长管蚜AChE外均先被诱导,而后被抑制,不同酶受影响程度不同。高剂量处理组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各解毒酶均被抑制;供试棉蚜AChE、CarE、CYP450、GSTs的相对活力分别为棉长管蚜的4.62、2.51、1.08、1.51倍。低剂量处理后棉蚜和棉长管蚜间AChE、CYP450、GSTs相对活力比短时内均升高,随时间延续又有所下降,而CarE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高剂量处理后CYP450与CarE的相对活力比均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噻虫嗪低剂量种子包衣对蚜虫CarE和CYP450有短时的诱导作用,高剂量对各解毒酶均表现出抑制作用,CarE与CYP450可能是蚜虫对噻虫嗪解毒代谢的关键酶,棉蚜较棉长管蚜对药剂包衣棉花适宜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