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化肥施用对绿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海翔  杨斌  焦彩菊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63-126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绿芦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芦笋支数、单支质量以及总产量均以NPK处理最高;PK,NK以及NP处理的芦笋支数、单支质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减产。芦笋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均以NPK处理最高。可见,平衡的养分供给不仅可以提高绿芦笋产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Zigbee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温室大棚的多参数采集节点。该节点可集成采集温室大棚中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墒情,具有无线传输、自组网、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温室大棚采集技术中节点体积大、耗能高,安装复杂、不灵活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实现智能化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力成本,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逐步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和信息化农业转变。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并就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做出一些阐述,以期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虚拟植物模型是当前农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形领域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所谓虚拟植物模型就是通过计算机来仿真模拟植物生长过程,其在农林业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虚拟植物模型的分类进行阐述,并介绍和分析基于X3D技术基础上的一些关键技术与优势,从而进一步的探讨基于该虚拟植物模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针对当前国内外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虚拟植物模型是当前农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形领域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所谓虚拟植物模型就是通过计算机来仿真模拟植物生长过程,其在农林业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虚拟植物模型的分类进行阐述,并介绍和分析基于X3D技术基础上的一些关键技术与优势,从而进一步的探讨基于该虚拟植物模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针对当前国内外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肥料处理对金叶女贞的生长影响不同。与不施肥空白相比,多元素复合肥对金叶女贞的生长影响最大。除纤维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几个检测指标都在不同生长期与空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有的指标比氮磷钾肥及氮肥也有极显著差异,通过检测分析可以推断,多元素复合肥能更有效地提高金叶女贞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为绘制农业物联网的知识图谱,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0—2017年间刊载的期刊文献作为基础数据,使用Cite Space Ⅱ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结果表明,农业物联网载文量整体有上升趋势;在机构分布上,湖南农业大学均居首位;从作者分布看,时黛、李瑾、杨眉等10人合作较为密切;关键词分析得到与农业物联网领域相关的若干研究内容,体现了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依据分析的结果,确定了未来农业物联网的研究方向: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物联网产业链、农业物联网技术相关标准、技术推广的四大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西葫芦苗期地下害虫为害、种子带菌的问题,进行2种种衣剂包衣试验,确定合理种衣剂,以获得最佳产量与效益。结果表明,在覆地膜试验条件下,使用包衣剂酷拉斯、高巧后种子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1%、34.8%,对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效分别达到73.9%、84.0%,而且整个生长期西葫芦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物联网在农业中实现的智能化系统,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本文对物联网在作物环境调控、食品安全、环境信息和动植物信息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并对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