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评价江苏典型斑点叉尾鮰养殖区多环芳烃(PAHs)残留水平和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根据生长阶段跟踪监测了江苏主要养殖区养殖塘斑点叉尾鮰鱼体、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多环芳烃残留;采用Kalf风险商值法,进行池塘水体生态风险评价;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对池塘底泥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斑点叉尾鮰食用安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在鱼体、养殖水体、底泥中,16种PAHs总检出率为100%,但致癌性物质苯并[a]芘均未检出,单体Nap、Phe、BaA、Pyr、Chr、Flu、Ace为常见检出物,其中Phe检出率达100%,Nap达到80%以上。结构组成上,鱼体、养殖水体均以2~4环为主要成分,底泥结构较为复杂,以3~4环为优势组分。鱼体中(以湿质量计)总PAHs含量范围在11.75~60.02μg·kg~(-1),对食用斑点叉尾鮰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成人的风险范围为2.25×10~(-9)~5.80×10~(-7)a~(-1),致癌风险远小于最大可接受水平,处于致癌风险控制水平。池塘养殖水PAHs含量范围在0.03~0.46μg·L~(-1),总体上生态风险程度为低风险,但单体Nap、Phe及部分池塘中Ace、Pyr及Fla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其他单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底泥(以干质量计)PAHs含量在24.48~145.04μg·kg~(-1),总体上PAHs对生物毒副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水体中溴氰菊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不同条件下(曝气水体、不曝气水体、河蟹养殖水体)溴氰菊酯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溴氰菊酯用石油醚萃取脱水后直接GC-ECD检测,回收率达到80%~110%,前处理方法简单,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L,方法准确可靠,适合水体中溴氰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配制的1ng/mL、10ng/mL、50ng/mL三种浓度的溴氰菊酯水溶液,在曝气的条件下24h降解了44.2%~72.4%,在静置的条件下24h降解了7.5%~26.2%,溴氰菊酯浓度越高降解得越快;在养殖河蟹的水体中同样高浓度比低浓度溴氰菊酯降解快。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对河蟹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在水温20-23℃条件下,用敌杀死(每升含溴氰菊酯25 g),分别对3种不同规格的河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成蟹、幼蟹、扣蟹48小时LC50值分别为2.19μg/L、1.01μg/L、0.67μg/L;96小时LC50值分别为0.65μg/L、0.42μg/L、0.31μ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5μg/L,0.19μg/L,0.46μg/L。  相似文献   
4.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的残留检测和降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养殖水体和不同pH值条件下,采用HLB小柱固相萃取处理水样,进行敌百虫残留的检测和降解分析。检测简化了前处理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μg/L,回收率达到80%~110%。配制的250 mg/L、500 mg/L两种浓度的敌百虫水溶液,在中性的条件下24 h降解了15%,碱性条件下24 h降解了100%,pH值越高降解越快。在养殖河蟹的水体中,高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比低浓度敌百虫溶液降解。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7种拟除虫菊酯的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水产品中联苯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7种拟除虫菊酯残留量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GC-ECD)法。样品中的菊酯用环己烷和乙酸乙酯提取,乙腈饱和的石油醚去脂肪,过LC-Florisil柱净化,正己烷定容,用带电子俘获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该方法在1~100μg•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2;在5、10、20μg•kg-1三个添加浓度水平下的回收率在70.0%~114.8%之间,日内精密度为1.2%~9.8%(n=5),日间精密度为3.8%~11.2%(n=3);根据2倍信噪比计算,联苯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的最低检测限为1μg•kg-1,氯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最低检测限为2μg•kg-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