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适合旱土间作套种的作物——甘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茎蔓匍匐生长,收获对象是块根,生育期弹性较大,适合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综述了甘薯间作套种的效果与经验,并对甘薯间作套种的原则及主要形式与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高淀粉甘薯品种美国SL-9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最适激素浓度配比,选择6-BA和α-NAA两种激素,通过不同浓度的配比,利用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L、出芽(成苗)率M和芽长(苗高)N三个培养效果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适于该品种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1.00 mg/L6-BA+0.50 mg/Lα-NAA;在此培养基上,美国SL-9愈伤组织诱导率L为83.3%,出芽(成苗)率M为100%,且成苗速度快,培养时间短,接种培养40d苗高达11.4mm,优于其它激素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的“五化一品牌”战略:“管理方式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机制体制健全化、队伍素质提升化、行业监管精细化”和“绿剑护农?动监卫士”专项执法品牌,实施此战略后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近几年来应用较广泛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概述了其在油菜遗传多样性评估、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品种保护与纯度鉴定、油菜转基因育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聂明建  王国槐  陈光尧 《作物学报》2006,32(7):1101-1103
以5种不同类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保持系为对照,对其花药败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败育过程中核糖核酸酶活力及游离尿苷酸(UMP)含量显著升高,而RN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不育系雄蕊的核糖核酸酶活力与RNA含量呈负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9796**。认为核糖核酸酶活力异常增强与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卢玲  聂明建  代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276-2277,2290
[目的]研究激素配比与茎尖大小对甘薯脱毒苗培育的影响。[方法]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湘福1号和美国SL-9为材料,进行甘薯脱毒苗培育试验。[结果]湘福1号在MS+0.8 mg/L 6-BA+0.2 mg/L NAA+0.05 mg/L GA3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生长最快,成苗率最高,1次培养成苗率比转移的2次培养成苗率高24.5%,秧苗素质也好;美国SL-9茎尖所带叶原基越多,则成苗率越高,脱毒率越低。[结论]综合成苗率与脱毒效果认为,以带2个叶原基的茎尖在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中的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甘薯温床育苗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薯属典型的喜温怕凉作物,试验表明,薯块在16~32℃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出苗就越快而且多。16℃为薯块萌芽的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9~32℃,薯块若长期处于35℃以上较高温度时,由于呼吸强度大,消耗自身养分多,容易发生糠心,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温度达到40℃以上时,容易发生伤热烂薯。所以在育苗时,高温催芽以后,要把苗床温度控制在31℃左右。甘薯出苗后,温度以25~28℃为宜。在薯块萌芽期保持床土和空气的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高淀粉甘薯品种美国SL-9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最适激素浓度配比,选择6-BA和α-NAA两种激素,通过不同浓度的配比,利用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L、出芽(成苗)率M和芽长(苗高)N三个培养效果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适于该品种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1.00 mg/L6-BA+0.50 mg/Lα-NAA;在此培养基上,美国SL-9愈伤组织诱导率L为83.3%,出芽(成苗)率M为100%,且成苗速度快,培养时间短,接种培养40d苗高达11.4mm,优于其它激素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24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重庆市出台的第一部为全面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切实规范动物卫生监督体系,有效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重庆市动物防疫法制建设工作迈上破瓶颈、明权责、重实效、促发展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层兽医部门与工商、食药监部门对动物产品在市场环节、冻库环节的监管争议,本文结合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前后的若干规定和各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当前形势下,对动物产品市场和冻库的监管以食药监部门监管为主,兽医部门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