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镉(Cadmium,Cd)污染的研究发展方向,分析了200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资助的155个与之相关的项目。结果表明:这些项目主要由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年来,相关项目的资助力度正逐步加大;所有项目可分为9大研究方向,其中以植物吸收转运积累镉的机理和相关基因研究所占总项目数的比例最大。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3.
镉锰互作对水稻幼苗镉和矿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镉(Cadmium,Cd)、锰(Manganese,Mn)互作对两个水稻品种‘黄华占’和‘IR68144’幼苗镉和矿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Cd含量的上升,两个品种Cd积累量大幅提高;添加10μmol/L Mn明显促进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但100μmol/L Mn的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Mn对水稻地上部Cd的积累都表现为促进作用;两个品种的Mn积累量都随着营养液Mn浓度的提高而急剧升高;Cd对黄华占中Mn的积累在0~10μmol/L Mn条件下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100μmol/L Mn下转变为抑制作用;Cd对IR68144中Mn的积累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营养液Cd或Mn浓度的增加都对水稻Fe和Zn的吸收和积累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但中等浓度(10μmol/L)Mn与Cd的互作能缓解对Fe积累的抑制作用,而Cd×Mn互作对Zn积累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铜鼓绿色水稻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综合考虑产地环境、气候、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利用G IS技术对铜鼓绿色水稻种植进行区划,并就区划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是危害当今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当前,该病主要的措施是疫苗防控,但经常出现注射疫苗后效果不佳的现象。该文从鸡自身的因素、疫苗的因素、疫苗的合理应用因素、应激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兽药合理应用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可为以后有关该病的合理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烟叶中铜铁锰锌钙镁钾含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烟叶中的铜、铁、锰、锌、钙、镁、钾含量。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相对相差为0.1%~8.3%,回收率为94%~106%。  相似文献   
8.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虽然疫苗接种在预防流感大流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和易感人群的存在,每年都会出现流感的散发或小规模流行,开展及时的药物治疗,是有效减轻流感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的有效途径,通过把抗流感病毒药物分为西药、中药和生物医药类这三大类并对其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藜蒿原属于野生植物,自人工种植以来,种植规模不断增加,给当地种植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总结了江西省藜蒿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产地要求、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扦插、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运等方面内容,以期提升江西省藜蒿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水稻子粒铁、锌和铜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子粒富铁(Iron,Fe)和锌(Zinc,Zn)及铜(Copper,Cu)含量较低的水稻种质资源,为水稻富铁、锌和耐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资源基础,笔者于江西省德兴铜矿附近重金属污染较重农田中种植了153份基因型各异的水稻品种(品系,组合),分析其子粒的铁、锌和铜含量,结果表明,收获的149份有效材料子粒铁、锌和铜含量的基因型差异都很大,变化范围分别为9.26~48.65mg/kg,13.08~36.08mg/kg和2.02~6.71mg/kg,平均值分别为16.46,22.67和3.53mg/kg,锌和铜含量都在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之下,各基因型糙米铁、锌和铜含量都呈正态分布规律;5类水稻材料间铁、锌和铜含量差异都非常明显,其铁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粳稻>私型两系杂交稻>常规私稻>私型三系杂交稻>常规糯稻;铜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粳稻>常规私稻>私型两系杂交稻>常规糯稻>私型三系杂交稻;常规稻的锌含量较接近,但显著高于杂交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