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藜蒿对N、P、K养分的需求量较大 ,在当地条件下以每公顷施用纯N2 70kg、P2 O51 2 0kg、K2 O1 50kg较为适宜 ,要掌握N、P、K养分的平衡施用 ,才能使藜蒿获得高产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无盘旱育抛秧的优势、生育特点及存在问题,对包衣播种、确定播期、苗期肥水运筹及温度控制、抛秧方法及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及操作中的重要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近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下降,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增加,尤其土壤速效磷显著增加。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含水量及空气温度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蛹虫草栽培期主要阶段适宜的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培养基料水比为1∶1.0、1∶1.2、1∶1.5、1∶1.8、1∶2.0,转色空气湿度为70%、80%、90%,出草空气湿度为75%、85%、95%分别进行发菌、转色和出草的对比试验,比较观察菌丝萌发、生长、转色、出草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含水量为料水比1∶1.5,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满瓶时间最短,感染率为0;转色阶段最适空气湿度为80%,转色最快、效果最好,感染率为0;出草阶段最适空气湿度为85%,出草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感染率为0。  相似文献   
5.
氮肥施用措施对湖北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4个中稻品种(珞优8号、国豪杂优1号、丰优22和巨风优7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对湖北省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法(FFP)、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4次重复于2008和2009年分别在湖北赤壁和荆门进行。【结果】湖北赤壁CK处理两年试验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湖北荆门,表明荆门的基础地力好于赤壁。两年试验中,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赤壁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3个处理都有增产作用,其中2008年增产率分别为10.0%、2.3%和23.2%,2009年增产率分别为16.6%、11.8%和22.6%;荆门FFP优化、SHY、SHY优化3个处理,在2008年略有减产,在2009年增产作用也不显著,仅为2.0%、6.7%和1.7%。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赤壁FFP优化和SHY优化,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都有显著提高;荆门FFP优化和SHY优化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仅略有提高;两年两地SHY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各个指标的值均较小。【结论】两个优化处理(FFP优化和SHY优化)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达到较高水平,即在当前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将氮肥减少20%左右,不仅不会减产反而还会增产增效;在高氮的投入下,高产田水稻增产不明显甚至减产。此外,氮肥优化施用还可以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绿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荆门市绿肥作物的生产面积逐年减小,产量下降,导致农田生物肥力资源大幅度下降、地力逐年下降,农民投入成本增加。对发展荆门市绿肥作物生产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养分特性及其变异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网格法和取代表性土样相结合的取土方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初步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一个村范围内土壤的养分特性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和NH4 -N的含量处于极低水平 ,约 80 %的土壤缺钾、缺锌 ,约 5 0 %的土壤缺锰、缺硫 ,近 4 0 %的土壤缺硼 ,近 2 5 %的土壤缺磷 ,少数土壤轻度缺镁 ;不同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相差较大 ,主要与成土母质、养分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施肥等因素有关。 (2 )旱地土壤NH4 -N、P、K和Zn的含量比水田高 ,而有效Mg、S和Mn的含量比水田低 ,有机质和有效B的含量大小相当。旱地P、K、B和Zn的空间变异大于水田 ,而水田N、Mg、S和Mn的空间变异大于旱地。 (3)不同利用方式下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其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 ,即有效P、S、B和Zn的含量都是大棚蔬菜土壤 >种藜蒿的土壤 >常规大田作物土壤 ,而种植藜蒿的土壤其有效K和Mg的含量反而比种植其他类型作物的土壤低  相似文献   
8.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工作,对于提高化验室土壤肥料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室建设为例,从化验室建设必要性、目前的状况、发展对策等3个方面介绍了化验室的现状及前景,旨在为更好的提高土肥化验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杂交油菜新品系H9905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施氮肥和增施油菜专用配方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呈正相关。每公顷最高产量达到3060 1kg时,密度水平为74908株,需追施纯氮149 1kg,底施专用配方肥932 3kg。  相似文献   
10.
方华舟  肖习明 《北方园艺》2017,(24):170-177
以优质蛹虫草菌株为试材,分别以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阶段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各蛹虫草试验组在蛋白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特点,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的光照强度分别约为0~10、500~200、200~500、300~500lx时,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可产生明显影响,以各阶段相应适宜光照强度对蛹虫草进行栽培是保证和提高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