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简述了阜阳市农机、农艺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机农艺融合存的在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口感、风味良好的凝固型玛卡酸奶。[方法]以玛卡提取液和鲜牛乳为原料,添加适量蔗糖、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BBD)响应面法优化凝固型玛卡酸奶的最佳工艺。[结果]优化后的凝固型玛卡酸奶工艺:玛卡提取液添加量为4%、蔗糖添加量为4%和发酵剂添加量为3%。按照优化后的凝固型玛卡酸奶工艺发酵,玛卡酸奶呈有光泽淡黄色,质地均匀一致,具有浓郁的乳酸菌发酵和较适宜的玛卡味道,测得的玛卡酸奶p H为3.8、持水力为42%。[结论]研究可为新的乳制品的产品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田间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下茬作物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秸秆还田农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正常施肥、不施肥,不浇水、浇2次透水条件下全量、2倍量和无小麦秸秆还田,共8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成熟期生物学与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玉米的出苗率、根系2次活力、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在水肥充足、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无小麦秸秆还田和2倍量还田的玉米幼苗,小麦秸秆还田的有无与多少都会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秸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减弱,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长势均良好。玉米成熟期考种结果表明,2倍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861.95 kg/hm2,增长率达68%;全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567.34 kg/hm2,增长率达61%;而仅浇2次透水无小麦秸秆还田的对照2较对照1增产2525.25 kg/hm2,增长率为60%。可见,通过农艺措施调节,能减轻过量秸秆的负效应,降低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正常施肥条件浇2次透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油菜品种角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气体交换和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期冬油菜品种的角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角果发育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上升较快,但后期下降也快;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含油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油菜产量、含油量和角果发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光能利用率较高,产量与含油量也较高。不同品种角果皮叶绿素a荧光参数—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 )、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存在较大差异,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的角果皮天线色素对光能吸收及电子传递链效率优于其它品种,在光能转化利用中占有优势,其ETR、EQY、qP值较高,NPQ较低。可见,晚熟和杂交品种的产量高于早熟和常规品种与其后期角果皮光能利用率和电子传递链效率较高等生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气体交换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和农达催熟油菜角果引起的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产量与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敌草快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但对角果皮叶绿素破坏严重,光合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下降,千粒重、产量与品质降低较多,且浓度越高降低越多;农达催熟效果慢,但对角果伤害小,光合效率较高,对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小。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皮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生产上推荐使用0.1%低浓度敌草快或0.8%高浓度农达有利于促进角果成熟和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两种化学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猝灭动力学技术研究两种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收谷和草甘膦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荧光参数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利收谷的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对角果叶绿素破坏严重,ETR、EQY下降快,造成角果光能利用率下降,产量明显降低。草甘膦催熟效果较慢,但对角果叶绿素影响小,ETR、EQY下降慢,产量较高。文中还探讨了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油菜产量与ETR、EQY、qP之间相关显著,含油量与EQY、qP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低碳农业的内涵和功能,发展低碳农业的原则、内容、重点及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化学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催熟剂主要有触杀脱水式和内吸传导式2种类型,其作用方式和途径完全不同.为比较不同类型催熟剂对油菜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化学催熟对不同油菜品种造成的内源激素差异,试验选用了2种类型催熟剂敌草快和农达,并以作用效果快捷的一种复合催熟剂催熟不同熟期油菜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籽粒乙烯释放量受催熟剂影响较小,角果皮受影响较大.催熟剂明显增加了中、晚熟品种籽粒的乙烯释放量,早熟品种变化较小;使用催熟剂后角果皮乙烯释放量形成第2个高峰,且晚熟品种的峰值明显高于早、中熟品种.催熟剂显著降低角果皮吲哚乙酸(IAA)含量,其中早熟品种下降幅度最大;籽粒IAA受催熟剂影响与角果皮相反,中、晚熟品种下降幅度较大.脱落酸(ABA)受催熟剂影响与IAA相反.敌草快促进籽粒和角果皮乙烯释放,且随催熟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显著降低IAA含量,增加ABA含量,加快角果与籽粒脱水.农达对角果催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化学催熟剂的催熟效果及其与生长调节剂的协同作用。【方法】在油菜正常生长成熟前8~10d喷施化学催熟剂,研究其对油菜角果皮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与含油量的影响。【结果】含敌草快的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含农达处理的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不同催熟剂处理后的油菜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0.3%敌草快处理减产30.44%,0.5%CEPA+0.3%敌草快处理减产23.24%,0.15%ABA+0.5%农达处理减产10.45%,0.5%农达处理减产5.91%。【结论】生产上推荐使用0.5%农达+0.15%ABA,或者用0.1%敌草快+0.5%CEPA进行化学催熟,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物化学催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物化学催熟技术的作用,阐述了几种常用化学催熟剂及其催熟机理,分析了化学催熟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重点对油菜化学催熟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