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位进行低氮(LN,50 kg N/hm2.a)、中氮(MN,100 kg N/hm2.a)和高氮(HN,150 kg N/hm2.a)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该森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612.21±77.82 mg CO2/m2.h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108.95±17.01 mg CO2/m2.h出现在2月,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为348.00±157.83 mg CO2/m2.h,年均土壤呼吸通量为8.31±3.77 t C/hm2.a。采用双因素关系模型(Rs=aebTWc),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了该常绿阔叶林2005年10月~2006年7月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68.6%~73.9%,其拟合结果优于以土壤湿度或温度为参数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其地表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程度Q10值为2.12,以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为参数时,Q10值为2.51。(2)N沉降处理3个月后,该森林中HN和MN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309.43±17.24 mg CO2/m2.h,303.82±11.50 mgCO2/m2.h)均显著高于CK(269.28±13.78 mg CO2/m2.h)(P<0.05);处理4个月后,HN的土壤呼吸速率(272.42±13.25 mg CO2/m2.h)均显著高于MN(239.65±10.33 mg CO2/m2.h)、LN(229.10±9.90 mg CO2/m2.h)和CK(234.51±12.77 mg CO2/m2.h)(P<0.05);但处理7~10个月时,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N沉降初期明显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后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文报道了西南地区麻疯树人工林中危害叶、花、果实和根的22种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危害分布。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麻疯树蛀梢斑螟Oncocera faecella Zeller、蓖麻夜蛾Achaea janata Linnaeus、丽盾蝽Chrysocoris grandis Thunberg、长盾蝽Scutellera perplexa Westwood、绿鳞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mosanus Shiraki、烂皮病Phomasp.、白粉病Oidium monilioides Ne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麻疯树叶褐斑病Cercospora malloti Ell.、麻疯树枝枯病普遍发生,麻疯树柄细蛾、麻疯树蛀梢斑螟在1~3 a生人工林危害较重,灰霉病在苗圃危害较重,黑翅土白蚁、烂皮病在个别林分已引起少数树株死亡;麻疯树枝枯病在个别林分引起树株枯死率最高达85%,是麻疯树人工林最危险的有害生物种类。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初步提出了主要有害生物的化学控灾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8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鼻饲瑞先肠内营养液,试验组加用鼻饲微生态调节剂1周。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粪便中分泌型IgA(S-lgA)水平、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试验组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鼻饲第8天粪便中S-Ig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713±0.241)vs(1.567±0.193)g/L,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可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腹泻发生,利于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立地分类与评价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是林业生产规划、野外作业设计、施工造林、育林营林等重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是因地种树和促进林地生产力及林业绿色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对提高林木质量、持续发展高效林业、恢复改造森林结构和扩大森林资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应的特征。同时基于遥感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结合前人的具体研究案例对立地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的来看,运用遥感信息技术进行立地分类与评价不仅能提高精确度及客观性,而且更便捷快速。未来将更依靠计算机技术和遥感信息技术,向包含多因子、多层次的综合性立地分类和评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