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测定了福安市社口镇茶场等6个茶园土壤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和铅(Pb)的含量,并结合无公害、有机茶园土壤环境标准和茶园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社口镇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标准,6个茶园土壤的As、Cd、Cr、Cu、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综合污染指数也都小于0.7;参照有机茶园土壤环境标准,除吉洋村茶园土壤的Pb单项污染指数略大于1.0外,其余茶园土壤的As、Cd、Cr、Cu、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吉洋村和山里村茶园的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7-1.0之间、为警戒级,其它茶园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0.7,符合有机茶园土壤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福安社口坦洋菜茶3个不同品系和福云6号、福云7号、福安大白茶根际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含量,结果表明:社口的福云6号等不同品种(系)茶树根际土壤的pH值在4.6左右,偏低;有机质含量中等,为1.00%左右;全N、速效N的含量较高;福云6号、福云7号和福安大白茶的速效P含量较为丰富,但坦洋菜茶的速效P含量偏低,速效K和CEC含量都偏低,而且坦洋菜茶的CEC含量明显比其他3个品种的低;Mn含量较高,其中坦洋菜茶明显比其他3个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细颗粒物(PM2.5)的动态变化格局及城市道路林对其的阻滞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何种配置的林带所发挥的防尘抑霾效果最佳。  方法  选取了3种结构共12种配置模式的城市道路林,首先分析了林带内外PM2.5的日动态、年际动态和水平空间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减尘率评价不同模式林带对PM2.5的阻滞作用;最后通过减尘率和小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植被减尘率的可能因素。  结果  PM2.5日动态变化呈早晚高中间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00和18:00,10:00和14:00最低;年动态规律表现为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PM2.5在林带内水平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夏季节,林缘至林内呈逐渐递减趋势;秋冬季节,林缘至林内25 m处呈递增趋势,在25~30 m处下降且低于林外林缘处。对PM2.5减尘率最高的是乔灌草结构,其次是针阔混交乔木结构,单排乔木结构的减尘率最低;春夏季,12种道路林对PM2.5阻滞率为正值,秋冬季只有A5(针阔混交乔木)、B1~B3(单排乔木)和C2、C3(乔灌草)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小气候因子与PM2.5关系存在季节差异,PM2.5浓度在春秋冬季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P<0.05),春夏季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冬季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0.05);林地PM2.5阻滞率在秋季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秋冬季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林地阻滞率和风速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  在城市道路林建设中合理增加林带宽度及加大常绿针叶乔木和灌草的比例对于降低PM2.5质量浓度效果显著。图5表6参3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