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冬小麦新品种—TBT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冬小麦新品种TBT6号是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经阶梯式轮选法育成的。1993年5月通过了天津市成果鉴定。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抗病能力及丰产性能好等特点,已在天津、河北等地试种推广。为使种植者对TBT6号有更深刻的了解,现将TBT6号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及栽培措施介绍如下。1 TBT6号的选育过程1980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邓景扬博士处引进10株天然授粉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当年秋季在天津市武清县张辛庄播种,并挑选24份种质与其相间种植,做为花粉供体。翌年,对该不育小麦进行了性状观察、选择,并对不育机制进行了验证。发现此不育小麦农艺性状和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特有小麦种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式轮选法,使微效基因逐步聚合、累加,历经10余年,选出了T5—13—1—17、T8704、T90—115、T91—1—8—13—6四个千粒重50克以上的大粒品系。并克服了现有大粒资源普遍存在的粒大而码稀、抗性差、植株偏高等弊病,为现代高产育种增添了新型大粒种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津农15号冬小麦用太谷核不育中的Tal基因,采取阶梯式轮回选择方法选育的全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该品种是高产450kg以上的品种,对肥水敏感,具有增产潜力大,抗寒,抗倒,抗病,抗穗发芽,落黄好和品质好等特点,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是:最适播期为9月26日-10月5日;合理密植及其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施足底肥和氮磷结合及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津农5号(津0343)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5月以8901-11-14做母本,矮早1号做父本,进行化学杀雄配制杂交组合,利用混合系谱法经6年选育而成的中筋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津审麦2007004).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处我国冬春小麦过渡地带,小麦生育阶段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我国高蛋白优质小麦生产带,在全国小麦品质区划中,将天津划为华北北部强筋小麦产区。这种品质区划既符合了天津的自然生态条件,也给了天津市小麦育种者一个契机,即在本区选育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京冬8号、冬春杂交06F0代217份、06F2代7份、06F3代12份、06F4代55份、06F6代9份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春化、南繁加代,得出以下结论:冬春杂交F0代,在杂交后18 d收获,子粒培养至幼苗为三叶期时定植;采用高低温破眠方式时,还须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完全打破种子休眠;冬小麦春化阶段对低温最敏感的部位在叶片。  相似文献   
7.
北方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冬麦超高产育种的设想,经10余年的实践,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式轮选法,选出了T90—115,T91—1—8—13—6,T5—13—1—7三个超高产品种的雏型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