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宜民  胡作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43-13146,13148
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化需求趋势,分析研究农业谚语的优良特性,衔接农业知识和大学英语习得的突破口,旨在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及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农业院校迫切需要建设优秀生源基地,并实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争取优秀生源。由于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它是衔接高中与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但目前中学及大学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由于各地学生写作水平相似,英语写作适合作为衔接中学与大学英语教育的突破口。应根据签约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适当选择符合大学英语初级阶段要求的教学内容,扩大阅读量,以读促写;通过作文批改网收集语病语料,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纠错能力;以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在师生合作下提高学生英语写作遣词造句和组段谋篇的全方面能力。这样能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更快适应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改善了的生源质量也能促使大学英语教育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张宜民  胡作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21-8423
谚语由于本身的诸多文学色彩而使得其较难进行翻译,因此理解是英语谚语汉译的灵魂,译者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译文表达的质量。对农业谚语理解不仅涵盖对原文的理解,也必须涵盖对译文本身的理解,缺一不可。这个理解过程涉及到对原文和译文这两个方面的言内分析(语义、语音、词形等)和言外分析(文化、修辞等)等诸多方面。通过实例分析了英语农业谚语汉译误译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原文和译文含义的理解不当,对于文化意象、修辞的理解不当,并给出了改译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