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筛选出六安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提高防治效果,于2018年在六安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开展了赤霉病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病穗防治效果在70%以上的处理药剂依次为: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5%戊唑醇·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5%咪鲜胺水乳剂;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这7种药剂可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效果最好;其次是75%戊唑醇·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第三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要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网纹甜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小麦喷施植物营养液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华硕828能使小麦有效灌浆期延长,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提高,小麦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能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喷施华硕989虽能增产,但增收效益甚微;喷施华硕行大运虽能使小麦增产,但不能增收。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提高防治效果,2015年在六安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0%多·酮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这3种药剂在小麦生产上轮换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赤霉病,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皖西麦0638是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育成的弱筋抗病小麦新品种,为了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笔者设置了8个播期处理24个小区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10月30日为最佳播期,10月25日至11月9日为适播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进的8个红麻新品种在我所3年的田间试验表现及纤维产量分析得出:LC0301(R3)、H318(R1)、K03-2(R7)、H316(R2)分别较对照增产22.40%、19.28%、17.69%、15.2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最适合安徽麻区种植,其次福红992(R4)较对照增产9.05%,差异达显著水平,也较适合安徽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红麻纤维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调控红麻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红麻的纤维产量。[方法]以纤维产量为参考数列,株高、茎粗、皮厚、笨麻率、干皮精洗率5个产量构成因素为比较数列,对8个红麻品种的纤维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红麻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红麻纤维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皮厚>株高>干皮精洗率>茎粗>笨麻率。关联度分析表明,在育种上,红麻应选育皮厚、植株高大的品种;在栽培上,应主攻皮厚,增加植株高度,减少笨麻率,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论]红麻的纤维产量与皮厚、株高、干皮精洗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皖麦47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皖麦47的最佳播期为10月27日,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小麦产量相关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凤灵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16-11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7个小麦品种的产量与6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基本苗〉千粒重〉有效分蘖率〉最高总茎蘖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