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用多菌灵及漂白粉液消毒过的桑叶饲养育原蚕对其产卵及后代杂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有效防止家蚕微粒子的食下传染,对原蚕的生长发育、健康性、产卵等均无不良影响;对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茧丝质也不无不良影响。多菌灵的控微效果与桑叶全程浸消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其操作比桑叶全程浸消简单、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高粱属新材料‘SX-1’的基本性能,对其饲用潜力进行初步评价,本研究以‘晋牧1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 × S. sudanense cv. ‘Jinmu No. 1’)为对照进行连续2年品比试验,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新材料‘SX-1’表现为多年生且雄性不育,第1年抽雄期刈割时平均株高为311.33 cm,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263.00 cm),分蘖数为12.00~13.00个,第2年分蘖数极显著提高(可达40个以上)。建植第1年鲜草总产量为110822.43 kg/hm2,显著低于(P<0.05)‘晋牧1号’(125846.43 kg/hm2);但干草总产量(22300.71 kg/hm2)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19039.32 kg/hm2)。‘SX-1’建植第2年鲜、干草总产量为150373.33 kg/hm2和28866.77 kg/hm2,分别较‘晋牧1号’高10.53%和38.00%,同时较第1年增加了35.69%和29.44%。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年平均分别为9.98%、53.28%和2.20%,均与‘晋牧1号’(10.05%、53.93%、2.09%)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年均为35.25%,显著低于(P<0.05)‘晋牧1号’(45.20%);粗灰分为8.59%,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7.57%)。相对饲用价值为107.27,高于‘晋牧1号’(92.61)。新材料‘SX-1’生物产量高、耐刈割、饲用品质优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多年生高粱血缘的高粱属种间杂交种是选育饲草高粱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BcEGL3基因在不结球白菜紫色材料和其绿色突变体中的特性及其调控功能.[方法]以不结球白菜紫色自交系NJZX1-3和其绿色突变体NJZX1-0为材料,克隆BcEGL3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RI101-BcEGL3,进行亚细胞定位;构建沉默载体pTY-BcEGL3,分析材料中花青苷含量变化,以及BcE...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 35~37 天;2 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 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 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 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 783’鲜草产量最高,为 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 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 162.11 cm;‘中绵油 783’叶片数最多,为 19.11 片;‘南油 658’茎叶比最低,为 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蚕丝生产基地,发展历史悠久、生态条件适宜、发展模式成型、科技支撑强劲。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背景下,蚕桑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川渝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嘉陵江流域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主体培育、业态创新、品牌发掘、产业融合等问题,建议编制基于川渝合作背景全流域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集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科技要素;优化蚕桑基地布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面拓展主体发展潜能,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创新资源综合利用业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弘扬民族特色,推进产业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桑蚕活蛹的冷藏技术问题,为利于桑蚕活蛹的食用化利用途径拓展。[方法]将刚化蛹的蚕蛹6 h收集1次,分别单独存放,在不同的蛹龄时放入冰箱(2℃)中冷藏60 d左右。[结果]蛹龄≤12 h的蚕蛹Ⅰ、Ⅱ区的蛹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深;蛹龄〈24 h的蚕蛹,其存活率很低;蛹龄=48 h的蚕蛹,其外观在冷藏前后几乎无变化;蛹龄≥192 h的蚕蛹冷藏后无蚕蛹存活,同时出现了蚕蛹蛋白腐败后特有的蛹臭味。[结论]桑蚕在化蛹48 h后用2℃冷藏可达60 d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蚕蛹的多元化利用提供参考,分析比较含野蚕长期蛹血缘和家蚕蛹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以家蚕蛹的较高,脂肪含量以含野蚕长期蛹血缘的蚕蛹较高;2类蚕蛹的氨基酸组成相同、含量相近,EAA/TAA值分别为38.22%和39.22%,较接近FAO/WHO推荐的理想氨基酸模式,7种必需氨基酸评分均高于80分,蚕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2.20%和76.26%,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29.53%,以油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42.67%,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23.67%,以棕榈酸为主。  相似文献   
8.
介绍苹果腐烂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传统的防治方法,以达到科学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日本茧检定与我国蚕茧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茧交易以茧检定成绩计价促进了蚕茧质量稳步提高,我国执行的两个试缫检测标准是参照了日本茧检定定级办法制定的.然而,我国鲜茧及干茧两个试缫标准在制定和执行中却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由于我国与日本的售茧批量差异较大,鲜茧的试缫标准又单纯强调标准只评级,造成级价分离,鲜茧试缫检验办法不能实施,形同虚设;二是干茧试缫标准评定茧级的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蚕茧使用价值;三是鲜茧评级计价办法和标准以影响出率大小的茧层量(干壳量)、茧层率为分级主要项目,与试缫分级的解舒丝长相差甚远,出现蚕茧这一种产品(商品)就有多个不统一的标准,且检测方法繁杂.  相似文献   
10.
夏秋季蚕在我省乃至全国蚕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量的60%以上,夏秋季产茧量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因此,夏秋用蚕品种的质量对整个蚕茧产量、质量的影响都极为重要。由于我省夏秋气候较为恶劣,对夏秋用蚕品种要求较高,加之全省各地气候开差较大,对品种的要求有所不同,单一的品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另一方面,从品种质量上看,我省夏秋用品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七”字号品种的年发种量不足1%甚至更少;夏芳×秋白及洞庭×碧波均系省外引进品种,很难在气候开差较大的四川各地遍地开花,生产上已反映出了两品种存在的部分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