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异花虫媒授粉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植物。油茶的结实率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粉昆虫,其中传粉效率较高的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等膜翅目昆虫是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综述了几种油茶有效传粉蜂的生物学特性、传粉特性以及引放技术,并展望今后油茶授粉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Proteus软件以及在温室中进行温度控制所需的相关硬件,并在Proteus环境下完成了温度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本系统可以完成温度的测量、显示、报警,以及控制通风电机的启停等多项功能。本研究证明,在Pro-teus环境中可以完成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并测试整个系统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用Proteus软件进行设计与仿真,可以降低设计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优质蜂王是蜂群高效生产的基础,人工育王目前是中华蜜蜂育王的主要方式。人工移虫育王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受虫源和视力的限制,劳动强度大。研究团队依据仿生学原理,研制出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免移虫育王生产器,包括人工塑料巢础、托虫器、单个王台、育王条、巢础盖板等。对中蜂免移虫育王生产器的设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蜂群饲养管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严格遵守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蜂群与气候、蜜源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生物学特性和预定的目标,科学地引导蜂群活动。全国各地养蜂自然条件千变万化,即使同一地区,每年的气候、蜜源条件以及蜂群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养蜂生产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免移虫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培育的蜂王质量,明确幼虫信息素中的甲基棕榈酸酯(methyl palmitate,MP)和甲基亚油酸酯(methyl linoleate,ML)在育王过程中能否提高蜂王质量。【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选择蜂群群势、蜂王年龄、子脾面积等基本一致的健康蜂群3群作为哺育群,群势均为5框,采用郎氏标准蜂箱饲养。另选择一群健康、蜂王产卵性能好的蜂群作为母群。免移虫育王和人工育王的比较过程中,每个哺育群中每种育王方式至少育王3次。幼虫信息素试验过程中,每个哺育群每种信息素至少采用人工育王法育王3次。试验期间,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提高工蜂哺育积极性。利用自主研制的塑料免移虫育王生产器进行免移虫育王,人工移虫育王则采用自制的蜡质王台。测定育王过程中的幼虫接受率和蜂王出房率,待蜂王出房后测定蜂王初生重、胸重、胸宽,将蜂王的单侧卵巢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卵巢管计数,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蜂王腹部的卵黄原蛋白基因(Vitellogenin,Vg)和转铁蛋白基因(Transferrin,Trf)表达量,从而比较蜂王的质量。为了研究中蜂幼虫信息素中MP和ML在人工育王中使用能否提高蜂王的质量,采用人工移虫育王,在幼虫60—63 h的王台内分别注射1 µL MP和ML(浓度梯度为0、0.1%、1.0%、10.0%),同样测定蜂王初生重、胸重、胸宽和卵巢管数以及其腹部Vg和Trf表达量等指标。【结果】免移虫育王的幼虫接受率为40.87%,蜂王出房率38.52%;人工移虫育王的幼虫接受率为74.38%,蜂王出房率69.13%。显然工蜂对于人工移虫育王中的蜡质王台更易于接受。免移虫育王培育的蜂王在初生重、胸重、胸宽、单侧卵巢管数和Trf表达量等与人工移虫育王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值也较接近,但蜂王腹部Vg表达量显著高于人工移虫育王(P<0.05)。在人工移虫育王蜂王幼虫60—63 h时加入MP(或ML),不同浓度的MP对蜂王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0.1% ML对蜂王质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1.0% ML显著降低蜂王初生重、胸重及其腹部Vg的表达(P<0.05),对卵巢管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10.0% ML显著降低蜂王的各项指标(P<0.05)。MP和ML对蜂王Trf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免移虫育王与人工移虫育王相比,王台接受率显著偏低(P<0.05),蜂王腹部的Vg表达量增加,但在蜂王初生重、胸部指标、单侧卵巢管数量及Trf表达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MP和ML在人工移虫育王过程中的应用并不能达到提高蜂王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九江县江洲乡农科所经过七年努力,培育出很有前途的棉花新品种“六八三”。今年示范种植五十亩,平均亩产皮棉达112.45公斤,比现行推广的品种增产18.3~29.3%。“六八三”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很受棉农和纺织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蜂花粉多糖含量的差异,试验对杂花粉、油菜花粉和茶花粉进行了多糖提取及含量的测定,蜂花粉原料通过粉碎、冷冻、水浴加热、过滤、烘干、二次醇析、离心和低温真空干燥等步骤,获得蜂花粉的粗提取物,再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花粉多糖的实际含量,并通过计算得出蜂花粉多糖的提取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提取条件下,茶花粉、油菜花粉的多糖含量与杂花粉1号、2号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BP神经网络在日光温室湿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冬季环境下典型北方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影响温室湿度的环境因子和管理情况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包括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外光照、室内3点温度、室内光照、天窗、侧窗开闭等共10项,以温室内部5个点实测平均湿度为输出量。通过900组数据对构建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选取训练数据外的60组数据作为测试。结果表明,60组输出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为3.234%,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开发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技术与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利用蜜蜂王台产卵育王器培育蜂王,检测此育王法的幼虫接受率及蜂王质量,包括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并以人工移虫育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幼虫接受率方面,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法与人工移虫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王台产卵育王幼虫接受率显著低于人工移虫育王法。但在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方面,王台产卵育王法显著优于人工移虫育王法(P<0.05)。说明采用王台产卵育王技术可以将蜂王发育的营养与环境条件调整至更优水平,从而培育出繁殖力和抗病力强的蜜蜂良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授粉蜂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中华蜜蜂油茶授粉对蜂群的影响,油茶授粉蜂群分别采用饲喂益生菌、脱粉、饲喂糖水等处理方式,分析蜂群群势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油茶授粉蜂群的群势和子脾等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益生菌组<脱粉组<糖水组,其群势下降程度排序为11.7%<13.2%<17.3%,子脾下降程度排序为33.3%<57.6%<58.3%;分析得知:饲喂益生菌处理组的蜂群群势、子脾面积、蛹面积比另外两组下降程度明显减缓(P<0.05),卵虫、糖脾、粉脾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饲喂益生菌能较大程度的缓解授粉蜂群群势和子脾下降,这为油茶蜜蜂授粉蜂群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