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海的浮游被囊动物纽鳃樽科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国内首次较系统的研究纽鳃樽科的论文,文中共鉴定了我国近海纽鳃樽科的两个亚科,11属、17种5个亚种。除了以往记录的6个种外,其余都是我国的新纪录。文中各种类的描述及图,都是作者根据实际标本用显微描绘器描绘和实际观察的结果,可供大专院校海洋浮游生物学科和从事海洋浮游生物科学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征地活动在理论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具体、不合理的地方。为了促使征地过程顺利进行,维护被征地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使补偿方式多元化、长期化。  相似文献   
3.
鲎人工饲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鲎属海洋底栖的节肢动物,生活在浅海区,在繁殖季节洄游到潮间带挖穴产卵。过去主要把它作为食用,随着鲎试剂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检验等方面。因此,对鲎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鲎的生活史很长,如用杀鲎取血制备试剂,不仅不能满足常年生产的需要,而且会破坏资源。所以在大规模研制试剂的同时、开展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盐度、放养密度、耗氧量、抽血量、抽血间隔时间和摄食量等因素对鲎的变形细胞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为人工饲养管理和适时适量抽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在印度及其它印度太平洋国家的各种环境条件下,广为养殖,根据不同作者的报道,每月生长率为5-47mm。本文描述了养殖实验的结果和印度Hooghly港湾三处围垦,对不同环境条件和放牧实践斑节对虾生长率的研究。养殖每l05N,每英亩产250.0到329.3公斤,每月生长率39.6-41.0mm。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在人工诱导和精养条件下,产卵后的海区长毛对虾能够再次成熟产卵,蓝且能多次产卵,最多同一个体产了四次卵。手术处理后亲虾的存活率为67.90%,成熟率为73.60%。较集中恢复成熟产卵是在手术后七天左右。产卵量为82200——285000粒/尾。第二次产卵后的亲虾经过五——八天的培育能产第三、第四次卵,成熟率分别为81.82%和20.00%。在卵径大小和幼体发育过程中与第一次所产的卵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斑节对虾子一代,在水泥池中饲养的全过程。越冬存活率为90.6%,饲养期间水温为19.7--31.1℃,盐度为17—26.2℃,越冬水温为20℃左右,用鲜贝肉杂鱼、虾等饲养,斑节对虾在池养条件下,雌虾性腺不能发育成熟,必须施行手术才能诱导性腺发育成熟,从仔虾养到能用于切除单侧眼柄诱导性腺成熟约10个月,施手术到第一尾亲虾成熟产卵为59天。试验表明:在池养条件下,只要饲养管理得当能达到做为亲虾的规格,用切除单侧眼柄的方法,可以培育成为产卵用的亲虾。  相似文献   
7.
双季对虾养殖是利用不同养殖种类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差异,进行一年双季养殖。利用1976年南移到福建南 部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子代作为亲虾,经过越冬培育仔虾作为早季养殖的对象.以本地产的长毛对虾(P.penicillatns)为晚季养殖的种类,进行一年两季轮养。双季对虾养殖可在不增加人员、设备和基本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池塘的生产潜力,改变养殖方式及生产安排,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新对虾(Metapenaeus.spp)的养殖群体进行了7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确定了17个等位酶位点和22个等位基因,其中有4个位点是多态的,它是Esr-1、Sod-1、Me-4、Aat-1(P0.95f标准)。有一个等位基因的位点有Est-2、Lhd-1、Ldh-2、Sdh-1、Me-1、Me-2、Me-3、Me-5、Aat-2、Mdh-1、Mdh-2、Mdh-3、Mdh-4;有二个等位基因的位点有Sod-1、Me-4、Aat-1;有三个等位基因的位点有Est-1。本研究揭示了新对虾群体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带谱的变异式样,为新对虾的遗传育种及遗传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的参考图谱。  相似文献   
9.
1983——1985年,我们以野生的性腺尚未发育的斑节对虾为材料,在夏门水产学院养殖试验场室外水泥池,进行了越冬与培育的生态实验。采用切除单侧眼柄的方法,诱导性腺成熟、产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幼体培育,并在水泥池中,将子一代培育为亲代,于1985年获得子二代。本文介绍了上述各个阶段试验的主要条件和方法,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水温控制在20℃左右时,斑节对虾的越冬成活率达80%以上。2、在水泥池饲养条件下,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把子一代培育为产卵的亲虾。当雌雄性比略大于2:1时,其交配受精率和幼体成活率与经越冬饲养的野生亲虾相似。3、采用切除雌虾单侧眼柄,配合适当生态条件,可以诱导性腺成熟。  相似文献   
10.
EM在水泥池封闭、半封闭式生态养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EM作为饲料添加剂和水质净化剂,采用全封闭、半封闭与传统养殖方式—对照组在实验室水泥池(118d)养殖实验。结果表明:EM能改良水质条件,促进对虾生长。全封闭和半封闭实验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8 7%,24 1%;饵料系数则降低了21 2%,14 1%;全封闭和半封闭实验组D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 4%,12 6%;C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0 25%,0 48%;NH 2-N含量与对照4-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9 2%,19 2%;NO 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5 2%,2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