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以生态保护为主,兼顾经济发展的新型自然保护地形式,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选取世界上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通过分析其国家公园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比较我国国家公园在遴选机制以及建设标准方面与国外国家公园之间的差异,在借鉴国外国家公园遴选和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经验,提出我国国家公园的准入标准、评审程序以及国家公园建设中应秉持"4个坚持"的标准,从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地保护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美国白蛾疫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辽宁省谷歌影像为基础数据,用最大似然法分类遥感影像,得到辽宁省发生县区、疫区土地分类图,用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疫区大多分布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这3类土地类型中。对发生县区和疫区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在斑块水平景观格局下疫区的斑块类型比较多的是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疫区中白蛾分布多的景观破碎度比较高;疫区各地类的连通性和聚集程度都很高。在景观水平景观格局下疫区各斑块在景观中均匀分布、景观比较细化、景观形状比较规则,斑块比较聚集、景观聚集程度比较高。[结论]美国白蛾疫区大多数在人为活动比较密集的区域,可以对白蛾发生区的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紫茎泽兰空间扩散的风险。[方法]分析了影响紫茎泽兰传播及定植的生态条件,选择海拔、降雨、人为影响、10.8℃积温、林龄、郁闭度等为影响因子,构建了紫茎泽兰扩散传播、定植危害的空间评估模型。以昆明市为例,通过各生态因子的空间信息化处理、分析紫茎泽兰样点与各生态因子空间相关性,定量评估了其空间定植扩散的风险,并按定植扩散的潜在危害,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及轻度以下风险区,制作了紫茎泽兰定植扩散风险等级地图。[结果]紫茎泽兰的湿度与降雨、平均温与积温具有共性因子,所以剔除湿度和平均温。风险适生区域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分异性,其中高风险区面积占比为24.26%,主要位于宜良、寻甸,中度风险区面积占比为28.39%,低风险区面积占比为47.3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活动、交通网络是影响紫茎泽兰扩散传播的主导因素,气象因子是影响紫茎泽兰定植的关键。借助GIS及空间建模和模拟方法,能以精细化栅格单元进行空间连续化风险分析和预测,实现了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精细化预警,对综合防治管理及实践具有重要参考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