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3,(3):130-134,174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农业以土地的高利用率和以较少的土地面积养活着众多的人口而著称于世。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就实行了土地连种制,土地利用率远高于欧美的休闲农作制。先民们在向土地不断索取的同时,探索出许多补偿地力的农作措施,使土地的养分付出与补偿取得平衡,土地的生产力不仅没有“耗竭”,而且始终保持着“地力常新”,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因此而得以满足。这种土地养分的付出与补偿的平衡,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类需求与自然平衡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在“人口多、耕地少”这一特定生态背景下的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在…  相似文献   
4.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7,(1):104-109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循环观与农业精耕细作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2,(1):31-35,91
循环观念来源于古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循环是一种普遍的生态机制和社会人事的运作规律,它在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农耕文明及政治经济条件下,演变、提升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观念,蕴涵着先民对自然社会的深刻领悟及其生存智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受到这种普遍的生态化的循环观念的导引。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其经营……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8,(1):95-100
天地人“三才”是传统哲学一种思维范式,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天地人宇宙系统论。天地人整体思维影响了传统农业的运作方式,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天时”、“地利”、“人力(和)”,形成了天、地、人、物农业巨系统。天地人物和谐统一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由三大要素系统构成,一是生物有机体(动、植物、微生物)系统,二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天和地)系统;三是人的社会生产劳动系统。农业生产实践就是通过人的社会生产劳动协调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天和地)的关系,三大要素系统的协调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农业是生态化的抑或生态趋向的农业,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某种共识。对此,必须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与现代的生态农业概念虽然有着相通之处,但也不尽完全相同。传统农业借鉴哲学上的天、地、人的整体思维倾向,融人动植物的“物”,形成天、地、人、物的农业生态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构建了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