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借鉴生态安全研究思路,构建了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空间格局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等级。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安全平均值为0.685 5,碳排放安全最高的是张家界市(0.771 7),最低的是娄底市(0.533 3);从安全等级上看,处于临界安全状态的是湘潭市(0.622 4)和娄底市(0.533 3),其余各市均处于亚安全状态,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整体上并未表现出极其明显的空间差异;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压力-响应模型的拟合分析表明,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娄底市和吉首市等6个地级市为高压力高响应状态;郴州市、衡阳市、邵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永州市和怀化市等8个地级市为低压力低响应状态。说明在新时期湖南省应充分考虑单位GDP能耗、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人均生态用地面积等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湖南省各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具体特征,采取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优化方式进而推动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碳排放和碳吸收双重视角来探究农业碳收支时空差异和碳补偿潜力,为湖南省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和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绝对β收敛、参数对比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县域农业碳收支时空差异、碳补偿率空间相关性及收敛性特征、农业碳补偿潜力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湖南省县域农业碳排量整体呈“以高值区为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的结构且农田土壤碳排量是其主要来源,县域农业碳排强度呈“西南高,东北低”且逐年显著降低;县域农业碳汇量整体呈“东中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空间格局且其农业碳汇能力渐趋增强。稻谷对农业碳汇量贡献最大,农业碳吸收强度显著提升且其空间格局发生明显转变。县域农业碳补偿率表现为净碳源,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收敛性且其空间集聚特征和关联特征均较为明显。县域农业碳补偿潜力在空间上呈现显著不平衡特征,中、高碳补偿县域比例达60.66%,表明湖南省县域农业碳补偿率偏低,仍具有很大碳补偿空间。[结论] 应深入强化区域合作,多方共促绿色转型,充分发挥农业碳补偿率热点区辐射带动效应,维持好农业碳补偿能力较强区域优良低碳农业发展情势,重点关注中、高碳补偿潜力区域绿色农业发展趋势,缩减湖南省各县域低碳农业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