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 3.2数值模式产品剖面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4月24—25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春季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西风槽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低涡切变线是强降水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Pa和850 hPa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地面倒槽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探空图、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雾霾客观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胡雪红 《农技服务》2010,27(11):1493-1493,1495
在分析2005~2008年德州站地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雾霾发生时的地面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雾、轻雾和霾的客观预报指标。利用现有的T639和MM5数值模式预报资料,使用Visual Basic 2008和FORTRAN编程技术制作出相应的软件,做出预报结论,以期对2009年山东(德州赛区)全运会期间的雾霾天气预报提供客观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对2009年4月15日发生在德州市的剧烈大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形势为前倾槽结构,强冷空气沿偏北气流南下,地面为北高南低型,冷高压前部等压线呈东西向,3 h正变压值≥10.0 hPa,涡度场和垂直速度场上500 hPa强的动力作用和下沉作用是此次大风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德州地区相对湿度自动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德州2006—2007年、2008年7月~2010年6月20时自动站和人工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分析平均相对湿度对比差值的日、月、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差值大小的原因。结果表明:83.0%自动站日平均相对湿度值低于人工观测值,平均偏低2.07%,对比差值的标准差为1.79%;1日4次定时值中02时对比差值最大,14时最小;1~12月中,7~8月份对比差值最小,6月最大;四季中,对比差值冬季最大,夏季最小;相对湿度对比差值大小主要与相对湿度、温度大小和仪器的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09年6月18日夜间到19日发生在德州市的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00 hPa蒙古低槽前部的偏西风急流带,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较强的暖湿条件;暴雨产生在德州市北部中低层明显的风向切变处和地面辐合线的前部;暴雨发生前期,中低层水汽输送条件好,对流层以下的垂直上升运动和较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这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比较好的动力条件。强降水期间雷达图上表现出明显的中-γ尺度特征,且在德州西部一直存在南北向的中尺度辐合带,这与地面形势相一致,也与暴雨产生的时段一致。  相似文献   
6.
鲁西北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玉霞  代玉田  胡雪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3-9054,9103
[目的]分析鲁西北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德州市11个县市1970~2009年灰霾和日照时数资料,对鲁西北灰霾天气的日、月、季、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灰霾对日照时数的影响。[结果]一日中09:00~14:00出现灰霾频率最多,不同季节日变化不一致;一年中12月出现灰霾日数最多(200 d),其次为1月(161 d),8月最少(20 d)。从季节上来看,秋、冬季灰霾出现多,分别占全年的23%、40%;春、夏季出现少,分别占18%、20%。年际变化上,1970~1979年鲁西北灰霾出现日数最少(110 d),趋势倾向率为2.27 d/a;2000~2009年最多(724 d),倾向率为16.35 d/a。灰霾日数的区域分布,德城区最多,其次为夏津,最少为禹城。灰霾日数的年际变化多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月、季变化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控制。[结论]该研究为灰霾的预防及其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 3.2数值模式产品剖面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4月24—25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春季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西风槽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低涡切变线是强降水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Pa和850 hPa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地面倒槽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探空图、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山东省齐河县1959~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气温、降水进行线性拟合,并对暴雨、冰雹、大风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该县近54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二者均呈整体上升趋势,气温的上升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冰雹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的对策,为今后齐河县粮食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