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金凤2号’是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总岗山的四川茶树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发芽整齐,新梢黄绿色,成叶叶片黄绿相间。适制绿茶、红茶和黄茶,加工绿茶香气清高显花香,滋味清鲜醇厚。适宜在与四川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茶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足火(干燥)工艺并降低其苦涩度,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茶汤苦涩味和干茶色泽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酚氨比、可溶性糖含量、儿茶素总量以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最佳工艺参数为:杀青前茶坯含水量74%、杀青温度320℃、杀青时间8 min;足火前茶坯含水量15%、足火温度80℃、足火时间40 min。相比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单芽扁形绿茶,利用优化工艺加工的单芽扁形绿茶感官审评滋味评分提高了4分,酚氨比降低了0.22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376%,儿茶素总量增加了5.7%,苦涩味指数降低了1.12。该结果为扁形绿茶标准化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川绿茶的滋味品质现状,为四川绿茶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内主要茶区68个绿茶样品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滋味贡献度,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研究不同等级绿茶之间的滋味差异,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绘制滋味风味轮。【结果】分析各生化成分的滋味贡献度,筛选浓度阈值比(Dove-over-threshold, Dot)大于1的物质,发现γ-氨基丁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是四川绿茶苦味的主要贡献成分;EGC、EGCG、GCG、ECG是涩味的主要贡献成分;谷氨酸是鲜味的主要贡献成分。通过OPLS-DA模型,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半胱氨酸、儿茶素总量、可溶性糖等1...  相似文献   
4.
‘甘露1号’是从野生四川中小叶茶树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新梢色泽黄绿,具有发芽特早、发芽整齐、芽形肥壮、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内含物丰富,茶多酚含量21.70%、氨基酸含量4.20%、咖啡碱含量4.10%、水浸出物含量50.40%、儿茶素含量14.27%,适制绿茶、红茶、黑茶和白茶等茶类,尤其适宜加工蒙顶甘露等卷曲型名茶,加工的卷曲型名茶外形紧细,满披白毫,香气嫩香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甘甜,叶底嫩黄成朵。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较强,适宜在与四川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茶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四川黑茶历史悠久、产业效益显著、产品品类丰富,正处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和财政投入不足、营销能力不强、缺乏大品牌支撑等不足.为做优做强四川黑茶产业,助力川茶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四川黑茶组织管理、加强黑茶生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推广"芽茶+机采"生产模式、利用修剪...  相似文献   
6.
以3个叶色黄化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绿色系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黄化茶树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的变化,为叶色黄化茶树品种的种质评价及栽培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黄化茶树叶片叶绿素总量比对照茶树品种低71.7%~86.8%,类胡萝卜素总量维持在0.16~0.31 mg·g-1。(2)3个黄化茶树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显著降低,光补偿点显著高于对照茶树品种。(3)黄化茶树叶片对光能的吸收、转化与利用等光合过程与对照茶树品种差异显著,其中金凤2号和中黄1号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中的L点和J点相对可变荧光显著升高;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MO、DIO/RC、φDO和φRO等显著增加,FV/FO、ETO/RC、φPO、φEO、ΨEO和PIabs  相似文献   
7.
研究开展以“金凤2号”为代表的黄化品种茶树幼龄期遮荫栽培试验,探究黄化品种茶树幼龄管理技术,为黄化品种茶树幼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了遮荫处理对黄化品种幼龄茶树的物候期、新梢生长量、鲜叶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和茶叶化学品质、感官品质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可使黄化品种茶树物候期提前2~3 d;可有效增加幼龄期茶树的树幅,有利于黄化品种茶树树高生长;对于成龄茶园首年增产有一定作用;能有效提升黄化品种茶树鲜叶的游离氨基酸(极显著升高72.76%)、茶氨酸含量(极显著升高77.24%),降低儿茶素总量(显著下降30.58%),但对水浸出物影响不大;幼龄遮荫栽培的黄化品种茶树鲜叶感官品质评分总体高于对照,突出体现“鲜爽”滋味特点。综上表明,对黄化品种茶树幼龄期遮荫栽培有利于加强其幼龄期生长势,并且对成龄后茶树鲜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是茶苗繁育大省,当前主要采用短穗扦插为主的无性繁殖方式。本文总结了四川地区茶苗高效扦插繁育技术,包括母本园建设与管理、苗圃建设与管理、出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茶苗扦插繁育技术、提高茶苗繁育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