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26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高粱繁茂的营养生长,需制定适当的肥料施用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研究工作,仅限于有机肥施于饲用高粱,且是在灌溉条件下。但是,在雨养条件下,把有机肥与无机肥一起施用的报道是很少的。因此,为在雨养条件下取得较高产量,找出有机肥与无机肥一起施用的肥源和数量,进行试验。1988和1989年雨季,在印度占西进行,土壤为砂质粘土,pH7.35。土壤有机质(0.46%)含量低,有效氮(175.6公斤/公顷),有效磷(13.4公斤/公顷)和有效钾(202.4公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云南洱海流域(大理市、洱源县)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试验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洱海流域散养户荷斯坦奶牛随机采集的新鲜粪样83份(大理市31份,洱源县52份)进行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粪便样品寄生虫总阳性率为65.06%,其中吸虫卵阳性率为43.37%、线虫卵阳性率为28.92%、球虫卵阳性率为30.12%,感染两种及以上虫卵占28.92%,主要原因是洱海流域奶牛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及该地区适合寄生虫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繁殖。说明云南洱海流域荷斯坦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秦安县蜜桃营销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秦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的蜜桃种植和销售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秦安县的蜜桃营销存在着产品品质不佳、营销方式不活、政府指导力度不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柞蚕产业是凤城市传统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作者围绕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尽管凤城市柞蚕产业蓬勃发展,但仍然存在某些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因素,本文针对凤城市柞蚕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猪养殖过程中,为加快猪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防止疾病,会在饲料中添加大量铜(Cu)、锌(Zn)、铁(Fe)等微量元素。但由于猪对金属元素的低消化吸收率,大量金属元素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粪便中重金属的大量排放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文章结合国内多省市规模化猪场粪便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阐述了造成猪粪便重金属元素含量高的原因以及重金属元素排放的危害,并提出降低规模化猪场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花卉具有各自的生长习性,形成各种特殊的栽培方式,但同时也为南方地区日趋追求高品质园林景观带来挑战。通过初步提出育草养花法的理论、栽培方法和景观设计方案,以期为南方建设优美园林绿化工程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8.
9.
桂西北秃杉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时空互换法,于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选取不同林龄(9、14、20 a)的秃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年龄土壤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8、14、20 a秃杉人工林表层土壤(0 20 cm)土壤密度分别为0.978、0.914、0.890 g·cm-3,总孔隙度分别为63.10%、65.53 %、66.40%,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4.55%、71.70%、74.58%。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各化学和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但林分年龄到20年生时,多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指标都有所升高,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研究其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1999—2018年河南省123个县域粮食产量为基本数据,借助趋势产量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2003年粮食产量波动最大,2005—2006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最高。从空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低—低是主要的空间聚类模式,且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从驱动因素上看,粮食播种面积是河南省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化肥提纯量、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总人口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除化肥提纯量和总人口外,其他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高、低值区在空间上发生明显转移。【结论】为继续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推动粮食增产,需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维持耕地面积基本不变,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