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广西财经学院校园绿化为例,从点状布置、条形布置、块状布置、空间布置的方式来探讨大学校园绿化空间布置应当要灌输以人为本的意识,根据大学校园的特性,选择不同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适合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人性化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从植物的观形性、赏色性、闻味性、听声性、文化性等方面探讨了校园植物选择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提供的方法,选择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五个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协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相同立地条件下3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和灌草丛)的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存在较明显差异,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和灌草丛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126,1.205,1.247 g/cm3,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9.27%,9.04%,8.581%,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1.57%,39.82%,40.81%;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含量均为厚荚相思林灌草丛尾巨桉林;3种植被恢复类型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0.14,13.07,4.02 t/hm2,土壤蓄水能力大小依次为1 946.2,1 920.0,1 911.8 t/hm2,各植被恢复类型最大蓄水量为厚荚相思林(1 966.3t/hm2)尾巨桉林(1 933.1 t/hm2)灌草丛(1 915.8 t/hm2),因此,厚荚相思林具有比尾巨桉林和灌草丛更好的维持地力作用和更高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5.
尾巨桉人工幼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有文  何斌  张伟  陈桂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73-12775
[目的]为尾巨桉人工林的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尾巨桉人工幼林(2年生)的N、P、K、Ca、Mg、Fe、Mn、Zn、Cu含量、积累量和生物循环特点。[结果]尾巨桉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依次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以N含量最高,其次为ca或K,P含量最低,微量元素Mn、Fe含量最高,其次为Zn,cu含量最低;不同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依次为干材〉树枝〉树根〉干皮〉树叶;林分对养分的年吸收量、归还量和存留量分别为233.88、70.28、163.60kg/(hm2·年),利用系数为0.71,循环系数为0.30,周转期为4.66年。[结论]尾巨桉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归还速率较慢,周转期较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