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巨峰葡萄贮运技术要点答山西读者张传宏巨峰葡萄较耐藏,长期贮藏的技术要点如下:1.采前处理:葡萄果实属非呼吸跃变型,在成熟过程中没有象淀粉一类复杂物质的分解过程,因而在落叶前的范围内,采收期应尽可能延迟,越晚采收的葡萄(含糖量越高、果皮较厚、韧性强、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欧洲水仙的繁殖技术,为欧洲水仙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欧洲水仙的4种主要的繁殖方式:侧球繁殖、鳞片繁殖、双鳞片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并对4种繁殖方式进行简单比较。[结果]鳞片扦插方法操作较简单,但繁殖材料易污染腐烂,且扦插用材料较组织培养多,繁殖系数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环境相对容易控制,污染率低,且所需材料少,繁殖系数高。[结论]组织培养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水仙的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3.
西瓜贮藏     
西瓜不适于长期贮藏,在低温下,出现各种低温伤害的症状,质量下降。而在高温下,腐烂是主要问题。10~15℃是比较合适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西瓜能保存2~3周。有些品种还能保存更长一些时间。在室温下保存6周风味会变坏。 一般西瓜应在采后2~3周内消费,因为西瓜肉脆性会逐渐降低。西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糖的含量、颜色和口感。这些品质因素取决于西瓜的成熟度、栽培品种和采后处理方法。需要远销的西瓜通常在成熟但未后熟时采收,以减少碰伤和果肉溃烂。西瓜在成熟、未发生跃变前最好吃。未熟的西瓜果肉粉红色;成熟的西瓜果肉红色到深红色;过熟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布拉德福(Bradford)定律发展而来的布鲁克斯(Brookes)图形法计算核桃专业核心期刊时,由于核桃专业属于农业类的狭窄专业,可采用的期刊实体样本空间狭小,因而会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而在实际统计中,期刊实体增量十分有限,即短期内通常不会有大量的新增实体样本出现。本研究通过β曲线辅助分析法得到了可靠的核桃专业核心期刊布鲁克斯图形分界点,并利用这一分界点逆推得到布鲁克斯图形法误差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5.
石榴树原产于古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一带,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引入国内,现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03年春季以来,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因各种原因,石榴树大批死亡,特别是非传统栽植的地区,幼树与初结果树死亡率更高,给果农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杏专业载文核心期刊布鲁克斯误差分析与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布拉德福(Bradford)定律发展而来的布鲁克斯(Brookes)图形法计算杏专业核心期刊时,由于杏专业属于农业类的狭窄专业,可采用的期刊实体样本空间狭小,因而会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而在实际统计中,期刊实体增量十分有限,即短期内通常不会有大量的新增实体样本出现.本研究通过β图形辅助分析法得到了可靠的杏专业核心期刊布鲁克斯图形分界点,并利用这一分界点逆推得到布鲁克斯图形法误差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离培养鉴定认为,山东栖霞、沂源两地发生的套袋苹果黑点病均由粉红聚端孢(Trictochecum roseum Link)、链格孢菌(Altemaria mali Roberts)、点枝项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三种病原菌引起。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种杀菌剂对这3种病原菌的毒力,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总司令、扑海因对这3种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5%氟硅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对苹果黑点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果蔬薄膜小包装打孔气调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薄膜小包装打孔气调贮藏技术苏胜茂,薛炳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果品塑料小包装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贮藏中为了防止CO2中毒或低O2伤害,需要经常解袋换气,这不仅费工,而且使袋内气体成份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科...  相似文献   
9.
葡萄套袋发生日烧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发现,高温是套袋葡萄发生日烧病的关键因素,与品种,纸袋类型,栽培条件也有关系。在被调查的品种中,红地球日烧最重,巨峰最轻。指出栽培中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遮光袋及改进整形方式防止或减轻日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冷藏事业的发展,果品蔬菜的贮藏量大大增加。但各地因贮藏方法、手段和技术不尽相同,导致了果品蔬菜贮藏质量各异,甚至有些冷库中整库的果品蔬菜发生CO_2中毒或提早衰老失去食用价值,造成严重损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入贮过熟或雨后采收的果品蔬菜。由于采收过迟或长途运输未能及时入库而老化;雨后或刚浇过水的,因其含水量过大或表面过湿使微生物活动增强,造成腐烂。2.入贮的果品蔬菜带有某些生理病害或传染性病菌。3.库内温度过高,过低或波动太大,导致了果品蔬菜的迅速衰老、冷害或呼吸强度过大造成过高的CO_2中毒。4.库内温度适宜,但所选的包装袋过厚,使呼吸产生的CO_2难于向外渗透而积累中毒或袋内氧气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