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试验合成了4个N-邻苯二甲酰谷氨酰胺,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1H NMR和13C 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琼脂混药法研究了4个N-邻苯二甲酰谷氨酰胺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当浓度为1 mg/ml时,化合物5-[(4-氯苯基)氨基]-2-(1,3-二羰基异二氢吲哚-2-基)-5-氧代戊酸(a)、2-(1,3-二羰基异二氢吲哚-2-基)-5-氧代-5-(对甲苯基氨基)戊酸(b)和4-[4-羧基-4-(1,3-二羰基异二氢吲哚-2-基)丁酰胺基]苯甲酸(d)对稗草与反枝苋的胚根可以达到100%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现具有良好抑菌和除草活性的1,2,4-双三唑化合物,以草酸二乙酯、85%水合肼、水杨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标题化合物4,4’-二(苯并[e][4H-4-氧-1,3-]恶嗪并[2,3-c][1,2,4]-三氮唑)。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进行确证。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混药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原菌(Gibberella zeae)、棉花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苹果轮纹病原菌(Physalospora nasei)、番茄早疫病原菌(Ternaria solani)和黄瓜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melonis)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活性尤为突出,其抑菌率及EC50值分别为86.6%和24.8 mg/L。标题化合物对生菜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为50 mg/L和200 mg/L时对生菜胚根的抑制率分别为94.5%和95.8%;浓度为200 mg/L时对胚轴的抑制率达到93.8%;当浓度为400 mg/L时对生菜胚根和胚轴的抑制率都接近100%。  相似文献   
3.
1,10-菲咯啉-5,6-二酮的制备与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菲咯啉、浓硫酸、溴化钾、浓硝酸等为原料,合成了1,10-菲咯啉-5,6-二酮。其结构经熔点、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采用琼脂混药法研究了1,10–菲咯啉–5,6–二酮对稗草和夏至草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1,10–菲咯啉–5,6–二酮在0.0625~1 mg/ml 5种试验浓度下,对夏至草根、茎的抑制率接近100%;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则随浓度的升高有所增强,当浓度大于或等于0.25 mg/ml时,对稗草的抑制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