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生产生活可达性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及模式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农村居民点整治应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点的生产生活可达性。该文从生产生活可达性切入,以农村居民点生产生活可达性作为整治分区和采取何种整治模式的依据,从生产可达性和生活可达性两方面出发构建生产生活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和指标综合评判法计算得到农村居民点(斑块)生产生活可达性,将其分为I、II、III、IV 4个等级,分别对应发展区、优化区、引导区和拆迁区。根据整治分区并结合实际情况,划分了城镇化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综合优化模式、辐射引导模式、增减挂钩模式和生态搬迁模式等6种整治模式,并对整治思路和具体做法做了探讨。该研究尝试将生产生活可达性评价结果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治,对有序整治农村居民点和改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基塘整治工作,以珠江三角洲基塘为例,基于206份问卷,构建包括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基塘基本情况、农户风险认知和农户政策认知在内的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基塘经营户对于基塘用地整治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意愿选择和农户年龄、家庭收入、基塘和中心城镇距离、基塘种植类型、是否贷款以及农户险投保意愿有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镇域村镇等级体系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以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为研究对象,分析散花镇43个行政村的空间相互作用格局,依据村镇网络的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定量化划分村镇等级体系,探讨其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散花镇形成西南区域、省道S201沿线和东部区域3个显著分异的区域。西南区域行政村综合实力为71.92、可达性为19.39 min,优于镇域均值,其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多为I等,村村联系紧密,是村镇网络的中心;省道S201沿线行政村综合实力为66.44,潜力指数略低,为II等,但受益于良好的交通区位,可达性为19.20 min、节点度多为I等,村村联系广泛;东部区域实力弱,行政村综合实力为54.06,交通落后,可达性仅为27.23 min,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多为III等,村村联系松散,处于村镇网络的边缘。据此,根据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并从村镇网络结构与功能优化的角度将散花镇村镇等级体系划分为城镇/集镇、中心村、发展村和一般村。其中,城镇和集镇应加强产业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体现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村镇网络联系;中心村要合理规划工农业,强化与城镇和集镇等经济中心的空间联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村要考虑到其区位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一般村着重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研究丰富了村镇等级体系规划的理论,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