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城市内部热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植物物候的空间异质性突出。秋色盛期作为落叶树种生长季的终点,其空间异质性对于城市植被的年周期固碳量及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会引起秋季季相景观的空间变化,是监测城市生态及景观动态的一个关键角度,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旨在揭示北京城市环境中秋色盛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下垫面热环境的响应。【方法】本研究以北京主城区西北城郊梯度上9处公园绿地中的5种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物候观测对2017—2019年的秋色盛期数据进行采集,基于MODIS地温反演对样地热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对秋色盛期空间差异及其与秋季热环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北京主城区各树种的秋色盛期整体发生于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集中于11月上中旬,由早到晚依次为洋白蜡、元宝枫、银杏、水杉、旱柳,且银杏雌株的秋色盛期显著早于雄株。(2)各树种秋色盛期整体上由二环—三环—五环—五环外逐渐提前,城郊物候天数差异达(10.1±0.3) d;样地间物候期整体差异显著,尤其四环外样地的秋色盛期显著早于三环内。(3)各树种秋色盛期与样地秋...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城市公园对于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具有关键意义。城市中的社区公园面积虽小,但数量最多,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潜力。自生植物不仅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为动物提供必不可少的食源和栖息场所,其生态价值不容忽视。本文聚焦北京市西城区的社区公园,在比较分析自生草本的生态位宽度、重叠指数及植物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探究自生草本的群落类型,以进一步明确高强度养护管理方式下小尺度城市绿地自生草本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自生草本38种,隶属于22科36属。(2)荠菜、藜、龙葵、蒲公英等植物生态位宽度较宽;自生草本优势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Oik)介于0~0.62之间。(3)在植物多样性特征方面,月坛公园的Patrick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南礼士路公园的Pielou指数最高。(4)运用TWINSPAN分类法,将自生草本群落分为9个群落类型,Ⅴ藜+荠菜群落占比最高。最后,基于生态及景观价值提出社区公园自生草本的养护管理建议,为营造近自然、可持续的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是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北京中心城区城市森林选取3种典型群落类型样方29个,结合调研植物群落特征,分3层采集0~60cm土壤样品,采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明确北京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并对其与植物群落特征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处于适宜植物生长范围内,但土壤pH值偏碱性,土壤养分含量相对匮乏;随着土层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 <0.05)。除群落郁闭度外,群落特征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多项呈显著正相关。2)植物群落在25~35 a时期到达稳定增长期,土壤养分含量最佳。3)适度提高群落中落叶阔叶型植物的比例、增加植物凋落物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则对土壤有利。总之,对北京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应考虑植物群落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建造管理及制定养护措施,从而长效稳定地促进城市森林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平原造林工程营建的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群落类型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混交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群落类型(P<0.05)。除土壤pH外,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理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阔叶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指数均优于其他群落类型。所有群落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即土壤pH、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土壤总孔隙度、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则呈下降趋势。相关性研究表明,0相似文献   
5.
  目的  城市人居环境中小微尺度是人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基本空间尺度。探究小微尺度下垫面类型及其格局特征对环境微气候的影响机制,是借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理论基础。  方法  本研究基于实地测量,针对城市居住区绿地不同类型下垫面日均空气温度、湿度的差异,以及小微尺度下垫面格局对环境微气候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  结果  四季7种下垫面类型的日均温度、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7种下垫面类型的排序有季节性变化。高郁闭度植被、水体与中郁闭度植被的降温、增湿效应明显。借助景观格局指数量化不同类型下垫面的格局特征。景观指数与日均温度、湿度的相关性随不同季节而变化。各类下垫面的面积占比、斑块面积是影响小微尺度环境温度、湿度的关键格局特征,破碎度与聚集度也有一定影响。  结论  未来进行热舒适型小微尺度户外空间设计时,提高高郁闭度与中郁闭度植被的面积占比和斑块面积,控制其破碎程度,采用聚集式布局形式可有效提高环境相对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同时应避免配置成片的硬质铺装(占比率高,面积大,分布聚集),降低其热调节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在公园绿地不同环境中的科学应用及花期养护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调查公园绿地不同微生境(林下、林缘、旷地、凹地)的空气、 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特征及绢毛匍匐委陵菜花期生长发育状况,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花期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1)不同微生境类型中绢毛匍匐委陵菜花期的地上生物量、匍匐茎平均长度有显著差异(P<0. 05),匍匐茎数量有极显著差异(P<0. 01),土壤含水率对匍匐茎发生有一定影响,凹地微生境 20% 的土壤含水率更适于绢毛匍匐委陵菜花期匍匐茎的发生与伸长。2)不同微生境下的花量、花期有极显著差异(P<0. 01),花量、花期均与空气湿度、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在空气湿度为 28. 19%,相对光照强度为 100% 的旷地生境中,绢毛匍匐委陵菜花量最多且花期也最长。3)株高和盖度与空气湿度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1),空气湿度为 28. 35% 的林缘微生境中绢毛匍匐委陵菜花期株高、盖度最更。【结论】光照条件更好的旷地生境可以有效维持绢毛匍匐委陵菜的花期并提升花量,坡地微地生境绢毛匍匐委陵菜匍匐茎最多且长, 林缘微生境创造的较湿润的空气条件有助于绢毛匍匐委陵菜增高和覆盖地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