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硒是动物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动物机体的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机硒产品应用于畜牧业生产较早,酵母硒的研究也有广泛的应用报道,蛋白硒在猪的应用试验上也有所报道。硒源及硒存在的形式直接影响机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本试验用有机蛋白硒饲喂泌乳奶牛,通过观测奶牛日泌乳量和乳中体细胞含量的变化来分析蛋白硒对奶牛乳量性状的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为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2月27日,试验奶牛采用广西南宁市北郊某奶牛场28头胎次为2~5胎、泌乳期为5~7个月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甲、乙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使用不同FSH种类和剂量对三个肉牛品种进行超排处理,结果表明:使用国产的FSH超排后有效采卵率为94.4%、头均可用胚胎数为6.1、可用胚胎率64.5%;进口的FSH超排后有效采卵率为94.8%、头均可用胚胎数为7.0、可用胚胎率65.7%,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进口FSH的较高.使用国产和进口的FSH在不同年龄的供体牛超排效果比较,经产牛的比青年牛的较好,并且头均可用胚胎数差异显著(P〈0.05).国产的头均可用胚胎数8.1枚,进口的头均可用胚胎数7.4枚。  相似文献   
3.
澳洲荷斯坦牛选育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澳洲荷斯坦牛进行初步选育,牛群质量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选育后母牛6月龄、12月龄、24月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187.94千克、296.07千克、484.07千克,比选育前分别提高33.02%、25.03%、21.47%3母牛第一胎305天平均泌乳量(4%标准乳)4231.75千克,比选育前提高12.38%,其中核心群平均为4812.00千克,比选育前提高27.79%。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西兰娟姗奶牛和澳洲型荷斯坦牛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即娟姗公与荷斯坦母、荷斯坦公与娟姗母),选育出两个杂交组合奶牛(即娟荷杂和荷娟杂),对两个杂交组合进行适应性观察,科学饲养,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统计结果:两个杂交组合在适应性、耐热性和疾病抵抗力方面均优于荷斯坦牛,娟荷杂组合泌乳性能较高,其与荷娟杂及亲本娟姗、荷斯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荷娟杂与荷斯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娟姗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自从细管冷冻精液问世以来,牛的人工授精都使用细管冻精进行配种。每支冻精的直线运动精子数也由过去的一千多万个逐渐减少,现行执行的国家标准为每支黄牛细管冷冻精液直线运动精子数不低于800万个。一般每头发情母牛每次使用一支细管冻精输精,有的母牛一个情期内还输精2次。本试验在现行执行的标准细管冷冻精液基础上,探索在牛人工授精中能否再适当降低每支细管冻精的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全棉籽1.5kg/(头·d)的方法,以研究饲喂全棉籽对南方地区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奶量增加了1.42kg/(头·d),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每头牛每天多创造经济效益2.38元.  相似文献   
7.
霍成英  莫柳忠  葛雪珍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23-123,142
分析了梅雨季节母猪死胎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降温除湿、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疾病的免疫和治疗等,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娟姗牛催乳素(PRL)基因多态性与产奶量之间的关联性,为选育高产奶量娟姗牛新品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RFLP分析44头娟姗牛PRL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多态性,统计不同基因型娟姗牛305 d的平均产奶量,然后分析娟姗牛PRL基因型与产奶量的关联性.[结果]娟姗牛PR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存在RsaI酶切多态性,外显子2有AA和AG两种基因型,外显子4有AA、AG和GG 3种基因型;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AG型频率分别是0.7272和0.5454,为优势基因型.PRL基因两个外显子AA型个体的305 d平均产奶量均高于AG型和GG型(P>0.05);基因型组合效应分析发现,A2A2A4G4为优势组合基因型,但在305 d平均产奶量方面是A2G2A4A4组合基因型的产奶量显著高于A2A2A4A4、A2A2A4G4和A2A2G4G4组合基因型(P<0.05).[结论]娟姗牛PRL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碱基突变与产奶量之间存在关联性,其中第8398位碱基A是娟珊牛高产奶量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广西隆林山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隆林山羊的生产效益,本研究以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及努隆杂交F1代(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为研究对象,所有山羊都在相同水平下进行饲养管理,选取3个群体共205只山羊,分别对1、3、6月龄山羊的生产性能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选取6只6月龄的父母代及杂交F1代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努隆杂交F1代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与父母代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重、不同月龄体尺指标与父母代差异极显著(P<0.01),努隆杂交F1代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较隆林山羊都有显著提高(P<0.05),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游离脂肪酸与父母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努比亚山羊在改善隆林山羊体型、生长速度和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广西存栏奶牛50946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31286头,奶产量43551吨。与兄弟省(区)比较,尚有较大差距。据调查,制约广西奶牛业发展因素诸多,其中主要是养奶牛技术含量高、生长周期长、原始饲养、经济效益不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生产实践和体会,浅谈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