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选用云南黑籽南瓜,世纪星甜瓜根砧、掘金龙(白籽南瓜)等作砧木进行薄皮甜瓜嫁接试验,通过对嫁接苗成活率、甜瓜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掘金龙可作为台州市薄皮甜瓜嫁接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2.
2001年4月因从本省杭州地区引入食叶甘薯作物,将烟粉虱带入我地,次年7—9月暴发成灾,造成本所试验基地内3000多m^2的大棚蔬菜严重受害,至2003年调查,全市各地的蔬菜与园林花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部分棚栽蔬菜受害特重。我们通过西葫芦接种银叶反应证明,我地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并通过了室内饲养表明:B型烟粉虱在本地共发生11代,以伪蛹在大棚寄主上越冬,世代重叠明显,  相似文献   
3.
仙居县杂交中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常年发生严重 ,原因除稻种带菌外 ,与当地农民习惯用稻草捆扎秧苗、单双混栽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种植不抗病的水稻杂交组合和近年气候条件异常有密切关系。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仙居县地处括苍山麓 ,是典型的山区县。水稻细条病发生始见于 1 987年 ,现已上升为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杂交中晚稻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 %以上。一般田块损失 5%~ 2 0 % ,重病田块损失3 0 %~ 40 % ,且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进一步开发和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们对该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因子分析1 .1 病源(1 )初侵染来源 :带病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中带病种子既是初侵染源 ,又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细条病始见于 1…  相似文献   
5.
自9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本地发病面积不断扩大,为害逐年加重,据统计1999年,全台州地区发病面积已达到1.33万hm2。其中以连作晚稻发病最重,一般发病田块丛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达30%~80%,最重的田丘丛发病率达95%以上。业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市水稻生产的一种灾变性病害。该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毒所致,在目前生产上尚未抗病免疫良种与有效治疗病毒病药剂可提供的状况下,治虫防病成了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手段,但治虫防病的效果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搞清传毒昆虫灰飞虱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侵染特性,其次是了解水稻的主要感染期,并依此来制订防治方法。本文是根据我们近几年来在台州临海市病区基点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实践的成功经验。对该病治虫防病策略的报道。 1 传毒昆虫灰飞虱的发生时期   根据我们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灰飞虱在本地一年发生6代,各代发生盛期是:越冬代成虫在3月上、中旬;第1代若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在5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在6月上、中旬,成虫在6月中、下旬;第3代若虫在7月上、中旬,成虫在7月中、下旬;第4代若虫在8月上旬,成虫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5代若虫在9月上、中旬,成虫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6代(越冬)若虫在10月中、下旬,2代后各代发生期相互重叠。  相似文献   
6.
小麦白绢病是我区部分县(市)七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病害。当地农民对此病俗称“基腐”、“霉根”、“折杆”、“水死”、“青枯”等,叫法甚多。此病流行成灾时,常导致小麦后期大面积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为了解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寻求防治方法,自1988年开始,我们选择历年发病较重的仙居县下阁区前潘乡作为试验点,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观察和试验研究,现将3年来的结果初步整理如下:一、发病概况此病在我区于1978年在仙居县首先发生,翌年大面积暴发成灾,当时该县仅下阁区发生,在1.6万亩小麦田中,发病田达6000余  相似文献   
7.
介绍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概况,种植业、养殖业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并与大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盾叶薯蓣人工栽培田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观察鉴定,证实镰刀菌(Fusarium sp.)是造成仙居县盾叶薯蓣(俗称黄姜)枯萎病的致病菌原。调查发现,此病受温、湿度影响明显。田间湿度大,易诱发病害发生,长期阴雨受害严重。播前采用托布津农药或适乐时种衣剂浸种消毒,可阻止病菌的初侵染。大田发病后,及时采用对薯蔓基部用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浇灌或喷淋等综防措施,能有效控制田间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掰蘖补栽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后的一种补救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对病田进行掰蘖补栽的最佳时段宜掌握在水稻移栽后10-15d内完成,最迟不要超过20d,能获得较好的补救效果。  相似文献   
10.
1建立理想基地 基地适宜选择在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生产环境适宜,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生态环境未受污染,海拔200~500m的山区单季稻区.要求梯田相连,集中连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