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玉米纹枯病最早在我国吉林省首次发现,以后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该病发展蔓延较快,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发病率在70%~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的高达35%,由于该病害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目前该病己作为国内抗病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DNA分子标记在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微卫星标记、小卫星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1流行特点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危害雏鸡的烈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病,主要是侵害法氏囊。常见于3~6周龄的雏鸡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北方气温越高时发病率越高,在7~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南方一年四季发病率均较高,不仅带来严重的死亡,更重要的是雏鸡在早期感染本病后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穗腐病是世界性病害。一般发病率5%~10%,感病品种发病率高达50%左右。 一、症状 由串珠镰孢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穗腐病,病粒初呈粉红色至红褐色,后扩及其他籽粒。多在被玉米螟及其他害虫危害的虫口处发病,病菌侵染后扩大蔓延。后期病粒果皮上出现粉白色条斑,易腐烂破碎,病粒表面形成棉絮状粉红色菌丝,盛产小型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