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Sand-duststorm)又简称为尘暴(Duststorm),是指伴随较强烈的天气系统的长距离推进过程中,携带大量的沙尘颗粒的大风,对过境沿线裸露、疏松而又干燥的地表,进行着更强烈的风蚀,并在热力与湍流交换力等作用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尺度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沙尘暴以其具有延伸高度达数百至数千米,移动速度在10m/s左右和形成蘑菇云状的沙尘暴壁而著称。其中最大瞬时风速可超过30m/s。特强沙尘暴过境时的能见度小于50m,甚至为零m。长期以来,由于沙尘暴的室内模拟实验十分困难,因而相关的资料极其稀少。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  相似文献   
2.
沙漠地区风沙活动特征——以中国科学院风沙观测场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运用中国科学院风沙科学观测场的实测资料,对腾格里沙漠风沙环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内容包括起沙风、风沙活动强度、风沙流结构和沙漠边界层的风速廓线.该地区的起沙风以6~8 m/s为主,占总起沙风的71.63%,其次为8~10 m/s,占19.24%,两者之和占90.87%;大风日数为4天;风向以W-N组风向为主;占全年的53.14%.年输沙势为36.56VU,风能属于低风能环境,单一主风向和单风态风环境.风沙流主要集中在地表的0.1 m,占总输沙量的95.46%.观测场近地层厚度大于50 m.  相似文献   
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沙垅表面沙物质粒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沙垅表面沙粒、丘间地沙粒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沙垅以极细沙为主,平均粒径3.06Φ,沙粒从沙垅迎风侧到背风侧逐渐变细。沙丘沙比丘间地沙分选好,沙垅背风侧比迎风侧分选好。沙粒属极负偏,偏度-0.22,丘间地沙比沙丘沙更趋向负偏。峰度1.38,属尖峰态。粒径与偏度和峰度成正相关,分选和偏度成良好负相关。沙丘沙以单峰态为主,累积频率曲线为2~3段式,丘间地以双峰态为主,累积频率曲线为3~4段。大尺度地形对沙粒段式没有影响,对各段组分含量相对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湿沙的风蚀起动风速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土壤风蚀研究中 ,Bagnold建立的干沙子的起动风速与沙粒粒径关系的表达式已被广泛接受。然而 ,沙子含水率是影响沙粒起动风速的重要因子 ,因为沙子在湿润状态下 ,水分子与沙粒颗粒之间的拉张力增加了颗粒间的内聚力。通过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各种粒径的沙子在湿润状态下的起动风速。实验结果表明 ,湿沙的起动摩阻速度与干沙的起动摩阻速度之比——相对起动摩阻速度能更好地反映沙子含水率对起动风速的影响。建立了湿沙子的起动风速与沙粒粒径和沙子含水率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西安市9区4县2004~2011年的三大产业为分析对象,并以西安市的三大产业为参照,对西安市9县4区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以及竞争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各县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西安市各区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察尔汗盐湖沙漠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柴达木盆地沙漠地区两次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察尔汗盐湖沙漠盛行风向沿线的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区沙粒度组成以细沙和中沙占优,粉沙和黏土含量明显,粒度变化遵循沿盛行风向粒径变细的规律;粒度参数特征表现出沉积物平均粒径较国内其他沙漠偏粗,分选较差,呈正偏-近对称形分布,线形沙丘成熟度比新月形沙丘偏高;沉积物累计概率曲线特征指示研究区沙区沙的沉积环境以跃移搬运为主,存在明显的悬移搬运和微弱的滚动搬运。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陕西省榆林市作为我国新兴的能源重化工城市,区域内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以2000-2009年榆林市统计年鉴中相关产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从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方面对榆林市12个区县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优劣势分析,发现各个区县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不尽相同,进而对其经济状况进行了定位,分成三种不同的经济类型区,并结合榆林市各个区县的实际情况,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壤风蚀对表层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风蚀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文中选择我国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区,风蚀严重的盐池县风沙土地为研究对象,利用Marven2000粒度分析仪对不同风蚀强度的表层土壤粒度进行分析,探讨土壤风蚀过程对地表粒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风蚀程度的增加,表层土壤粒度逐渐变粗,由灌丛-推平耕地-草地-吹蚀地,地表中的细沙,粉沙和粘土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中沙和粗沙的含量逐渐增加。灌丛表面以细沙为主,占34.9%;推平耕地和草地以中沙为主,占32.7和39.1%;吹蚀地以粗沙为主,占44.2%;土壤平均粒径逐渐变粗,分别为2.48,2.08,1.91,1.12φ。土壤风蚀过程,地表的细沙,粉沙和粘土大量损失,灌丛的细沙,粉沙和粘土分别占34.86,20.01和10.98%,但在严重风蚀的吹蚀地,细沙,粉沙和粘土仅占6.09,3.72和2.52%。由此可见,土壤风蚀造成地表细颗粒物质损失,形成沙漠化土地。不同地表沙粒的分维数不同,随平均粒径增加,分维数总体降低。  相似文献   
9.
风沙土开垦中的风蚀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以往对土壤风蚀与土地开垦的关系缺乏定量研究,本文以野外实地采集的风沙土样为实验材料,对土地开垦过程中影响风蚀的两个主要因素-地表破坏与植被破坏分别进行风洞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风蚀率随地表破坏率的增大呈二次幂函数增加;随植被盖度的减少呈指数增加。综合地表破坏及植被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最后得出,土壤风蚀率随土地开垦率的增大呈指数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沙土开垦中,有效地防止土壤风蚀需要掌握的临界  相似文献   
10.
民勤县固定与半固定沙丘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粒度特征可以反映沉积物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和搬运营力、搬运过程等信息。以民勤县西北部半固定与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度分析方法,对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半固定、固定沙丘的粒度组成均以细沙为主,极细沙次之,二者粒级级配相似,含量却有不同。半固定沙丘平均粒径为2.69Φ,中等分选近对称中等峰度分布;固定沙丘平均粒径为2.66Φ,中等分选近对称尖窄峰度分布。半固定、固定沙丘平均粒径与偏度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R2=0.404 1);峰度与平均粒径、标准离差、偏度呈不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0.550,0.496,0.356);标准离差与平均粒径、偏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