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iRNAs(microRNAs)通过互补配对的方式指导mRNA剪切或者抑制翻译负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植物中miRNAs不仅参与调控生长发育,还在低温等多种逆境胁迫下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miRNAs的形成、作用机制及功能,分析其在低温胁迫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及在茶树中的相关研究,旨在系统深入了解低温响应miRNAs在抗寒机制中的作用,为深入开展茶树抗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miRNAs(microRNAs)通过互补配对的方式指导mRNA剪切或者抑制翻译负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植物中miRNAs不仅参与调控生长发育,还在低温等多种逆境胁迫下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miRNAs的形成、作用机制及功能,分析其在低温胁迫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及在茶树中的相关研究,旨在系统深入了解低温响应miRNAs在抗寒机制中的作用,为深入开展茶树抗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茶叶香气与产地土壤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茶叶香气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以利于有目标地管理和开发茶园,生产高香茶品,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Mehlich 3浸提剂提取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研究不同产地茶叶挥发性物质和土壤有效矿质元素的关系。通过对苍南五凤(产地1)、武义安凤(产地2)、余杭潘板(产地3)3个不同产地茶叶样品的分析表明,产地1和产地2茶叶香气特征优于产地3;在产地3茶叶香气组成中,烯类、醇类仅占总挥发性物质的21.09%,其中良好香型的烯类、醇类物质质量分数为17.46%,而具青草气味物质的质量分数为8.53%;产地1和产地2茶叶的烯类和醇类总量分别比产地3茶叶高154%、172%,其中具良好香型的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比产地3茶叶多10种,且质量分数分别高101%和130%,具青草气味的质量分数少于3%。可见,烯类、醇类物质的总量以及良好香气物质和青草气味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影响茶叶香气高低的重要因素。对3个产地的土壤样品分析表明,产地1和产地2土壤的有效钾、磷和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产地3,其中产地1比产地3分别高120%、159%和30%,产地2比产地3分别高170%、59%和70%。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分析表明,施钾处理的茶叶中烯类、醇类等物质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具良好香型的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多5种,且质量分数分别增加25%和48%,而具青草气味的物质分别减少31%和40%。钾对改善茶叶的香气品质效应明显。综上,根据目前茶园土壤管理现状,应注重茶园土壤钾、磷、镁的补充,尤其是要加强钾肥施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名优茶机采鲜叶分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滚筛机(6CXF-70大宗茶鲜叶分级机,MCF自制名优茶鲜叶分级机),平面圆筛机(浙茶精766)、风选机(FX450型)等不同茶叶分级机械对相同机采鲜叶原料进行分级,鲜叶原料在不同筛孔、风力条件下,按芽叶大小、轻重归类,实现大小芽叶分离,测定经分级后得到的各类芽叶机械组成,比较分级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用机器采摘的茶青机械组成中标准芽叶的比例(质量分数,下同)为23.54%,粗老芽叶的比例为43.33%,其他碎片的比例达到33.13%。该鲜叶不能作为名优茶生产。经滚筛机分级,在相同分级区段内,MCF分级机分级获得的标准芽叶比率较6CXF-70大宗茶鲜叶分级机高19%,且各筛孔下得到的原料等级界限清楚。利用不同筛孔分层设置的平面圆筛机分级原料,各层级中均有标准芽叶和其他芽叶混杂的情况,不能较好地分离出鲜叶中的标准芽叶。风选机分级能较好地清除机采鲜叶内其他碎片,但标准芽叶和粗老芽叶分离效果不明显;MCF和风选组合分级效果提高。机采鲜叶先经MCF分级,再风选处理,标准芽叶比例提高了16%,其他碎片比例下降了23%,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标准芽叶和其他碎片混杂。然而先风选再MCF组合分级,分级效果不理想;但是调整自制分级机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等级差异明显的芽叶。综上,利用滚筛、平面圆筛、风选等方法可以使机采鲜叶原料在一定程度上按大小归类,不同方法分级差异大,其中滚筛分级是3种分级方法中可获得相对整齐、标准芽叶较多的分级方法,利用自制的名优茶鲜叶分级机(MCF)与风选组合分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钾肥施用对茶鲜叶香气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研究了钾肥施用对茶鲜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处理(CK1)相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大,茶鲜叶异戊烯二磷酸类中的芳樟醇含量明显增加,施用100(A1处理)、200(A2处理)、400(A3处理)kg.hm-2氯化钾(K2O≥60%)分别增加50.34%、61.72%和81.03%,且相互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CK1相比,A2、A3处理的苯甲醇含量分别增加24.61%、48.60%,β-苯乙醇含量分别增加30.67%、43.25%;钾肥施用后,脂肪酸类中具有青草气味的庚醛含量降低,而具有花香气味的壬醛、辛醇含量增加;施用不同种类钾肥对香气物质的影响共同表现为,增施钾肥能增加异戊烯二磷酸类和苯丙氨酸类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施用硫酸钾能显著增加异戊烯二磷酸类挥发性物质中芳樟醇、罗勒烯等的含量,而施用硫酸钾镁能显著增加苯丙氨酸类挥发性物质中苯甲醛、β-苯乙醇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