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林业   402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254篇
  219篇
综合类   1868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1069篇
园艺   386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犊牛各阶段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Ⅲ组最高;添加酵母多糖对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Ⅲ组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Ⅱ、Ⅲ、Ⅳ组犊牛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均低于Ⅰ组。4)Ⅲ、Ⅳ组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犊牛血清葡萄糖、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Ⅲ组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哺乳犊牛饲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犊牛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相似文献   
2.
凌源市是日光温室黄瓜主产区,黄瓜生产技术成熟,产量稳定。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棚室消毒、整地定植、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植株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日光温室黄瓜绿色生产技术,以期为日光温室黄瓜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热传染病。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弱、僵硬、跛行。1流行病学1.1流行情况牛流行热在我国部分地区早就有发生流行的记载。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及北方几省区于1977~1991年有4次大流行,累积病牛1300多万头,发病率为14%,死亡10万余头,死亡率占发病牛的0.726%。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扩散迅速,牛群大批发病,使奶牛产量和奶的品质明显下降,部分怀孕母牛流产,病牛因体弱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2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是…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原菌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Sequeira(1978)的定义,"植物一病原物识别(recognition)是发生在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早期的一种特定事件(specific event),可以启动(trigger)寄主多方面的快速反应,其后果或是促进、或是抑制病原物的进一步生长(即互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定义规定了"识别"的3个主要特征:(1)"制动"作用,识别相当于互作的"开关"或"制动器".  相似文献   
5.
控制肉仔鸡非典型新城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我市某养鸡户饲养肉仔鸡9 500只,25天龄时平均体重1.2千克,发病率为30%,致死率为20%。经过紧急免疫注射,以及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使发病和死亡迅速得以控制,鸡群恢复健康。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鸡群5天龄时曾用新城疫Ⅳ系疫苗4倍量滴鼻,10天龄时用甘保罗病疫苗饮水,17天龄时用新城疫Ⅳ系疫苗6倍量滴鼻,18天龄时用甘保罗病疫苗饮水。22天龄开始出现以呼吸困难、下痢为主要症状,并每天死亡几十只鸡。至25天龄时,每天死鸡约100只,鸡群出现近1 000只神经症状病鸡。二、主要临诊症状鸡群精神不振,采食和…  相似文献   
6.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感染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一种以咳嗽、流鼻涕、呼吸罗音、窦部肿胀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病(CRD)。本病发展慢,病程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可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病毒的侵入破坏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有的植株生长衰退、植株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直至整个复叶脱落等。制造养分的器官被病毒干扰和破坏,植株生长失常,造成大幅度减产。这就是一般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保护地栽培草莓,2月下旬扣棚,3—5月旬均气温为17.8℃,最低12.5℃,旬平均相对湿度87.7%,最低72.3%;10cm土壤旬平均温度为14.7℃,最低1.67℃.此条件能够满足草莓生育需要,生长健壮,坐果率高,与露地栽培相比,因都卡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2.1g,64.1%,苏维尼尔为4.7g,51.9%;但光照强度下降,果实糖、酸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确定梭梭的年龄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选取已知年龄的梭梭标准木进行解析测量、分析,然后用 多元回旭统计的方法探讨生长轮与梭梭生长状况的关系。梭梭的生长轮形态、数量虽不确定,但其生长轮数的年平均值却较为确定,平均为5.3±0.6。梭梭的总生长轮数(y)与梭梭的地径(R)、高度(H)间关系密切,可以用Y=7.96+5.83H+2.13R表示,梭梭的年龄(n)用下式计算n=y/5.3±0.6  相似文献   
10.
健康山羊用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经3次攻击(总剂最为11~14ml)后,可获得HI为1:2(11)~1:2(12)的高免血清,该血清在紧急预防和治疗中可获得良好效果:对发病早期(初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之前)的感染鸡.保护率达92%;对症状较明显的病鸡的治愈率为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