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松山保护区油松健康标准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套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油松形态学健康标准评价体系,在试验区内随机选择50株天然油松,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生态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外观诊断指标、生长指标对其观测,研究生态学指标与形态指标的关系,进而从形态学指标体系对油松健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以油松形态学外观诊断的健康油松表现为主干挺拔,倾斜度小,长势优良,冠幅发达,松针颜色翠绿,枯枝较少;亚健康油松表现为主干有稍微倾斜,长势良好,冠幅基本发达,松针颜色有部分泛黄,有部分枯枝、断枝;不健康油松表现为主干有大幅度倾斜,没有明显长势,树冠稀疏,松针颜色或发黄,枯枝、断枝比较多。(2)以油松形态学生长指标评价的健康油松其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在60%以上,2年生松针存留多,2年生松针长度在8 cm以上;亚健康油松其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在50%~60%之间,2年生松针存留率较多,2年生松针长度在4~8 cm之间;不健康油松其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在50%以下,2年生松针存留率少,2年生松针长度在4 cm以下,甚至其没有2年生松针。  相似文献   
2.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比较丰富,通过野外调查统计,目前已查明的有60科189种。根据植物的观赏用途,将松山野生观赏植物分为5类: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枝叶植物、垂直绿化植物和地被植物。本文作者简要叙述了部分常见种类的生境及园林用途,并对松山新发现的6种观赏植物:细叶白头翁、叉歧繁缕、球果黄堇、笔龙胆、斑种草、丁香叶忍冬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地处燕山山脉军都山中的松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种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是首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生态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今后加强保护、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调查法与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调查了松山自然保护的生物资源以及社区居民生产活动、旅游、教学实习与科学考察等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锐减.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提出了今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蓝色系草本植物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不仅是园林景观中的稀有素材,也是育种研究的重要种质资源。北京周边山区有丰富的蓝色系草本资源,但目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种类较少,城区花坛、花境所用素材多为国外引入的园艺品种。根据2年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北京松山、百花山、东灵山等高山地区的蓝色系草本植物种类,统计结果为19科41属59种。针对目前研究及应用现状,对部分有较高观赏价值种类提出引种建议,为今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松山地区外来植物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其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样方调查,并对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相对盖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外来植物入侵植物23种,隶属于12科17属,其中大麻(Cannabis sativ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荷包豆(Phaseolus coccineus)等较为常见,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修建和坡向。该区域的外来物种的各种群规模不大,且多集中在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实验区,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的天然次生油松林以及落叶阔叶次生林的生态系统并不存在特别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天然油松健康评价体系,解决天然油松林的经营与养护问题。本研究试验在北京市延庆区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内开展,在试验区内随机选取50 株天然油松样本,对油松营养指标(油松一年生松针全N、全P、全K 含量、油松2年生松针全N、全P、全K 含量)进行一一评价,并建立油松健康评价体系。结果如下: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内天然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评价法对营养指标进行健康程度评价,建立了油松营养指标健康评价体系,将油松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即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其结果是,所调查油松样本中健康油松占80%,亚健康油松占14%,不健康油松占6%.  相似文献   
8.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保证了每个物种相对稳定的遗传系统,是物种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兰科Orchidaceae作为有花植物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有关其生殖隔离主要机制的研究对探讨物种分化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包括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还分析了不同传粉类型的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其中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行为隔离机制,食源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机械隔离以及合子后隔离机制。同时,对兰花育种领域通过人工杂交等形式打破生殖隔离获得新品种的机理和成果开展了分析和展望,并从兰科植物与真菌区域共生的机制及其在兰科植物生殖隔离中的作用的角度展望了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交叉定位、逻辑查询、空间分析及空间数据库匹配等3S技术,建立基于3S技术的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管理、森林资源管理与评价、森林保护管理、林权管理、林业工程与科研项目管理等核心业务信息化管理,可为保护区规划与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
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在自然界中啮齿动物是一些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陆地上许多类型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啮齿类群落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张知彬等,2001;武晓东等,1999;2000;杨扬等,2008;周旭东等,2004;Aragon et al.,2009;Courtalon et al.,2010;Tibault etal.,2010)。组成群落的各个物种随气候、小生境和食物的变化,它们种群数量和生活史性状等各因子便会变化。由此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也随时间而变化(曾宗永,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