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芒果黑顶病在1934年印度已有报道,我国最近在广东也有发生,该病在广东主要危害桂香芒、紫花芒等品种。而在广西我们首先发现它对桂热芒10号有为害,且十分严重,一般年份发病率都在30-50%左右。但对桂香芒和紫花芒为害很轻或者没有。该病为生理性病害,由大气污染所引起,因而化学防治效果不佳,根据试验我们发现套袋防治效果较好。桂热芒10号是由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1994年通过农业部鉴定的一个晚熟优良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果实外形美观、品质好,具有早结、丰产等优点,且具有反季节开花结果的习性。近来在广西…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山梨酸乙酯及其复合液与常规杀菌剂代森锰锌、多菌灵按一定浓度混配,防治芒果炭疽病。混配施用的防治效果较单独使用杀菌剂提高4.8—35.4个百分点。说明山梨酸乙酯及其复合液对防治芒果炭疽病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8817—Ⅱ号乳油是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最近研制的新杀虫剂。1993年6月,我们用8817—Ⅱ号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甲胺磷乳油等在南宁市郊对荔枝蝽若虫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8817—Ⅱ号乳油8000倍喷雾,72小时死亡率达98.41%,而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只有85.8%,甲胺磷乳油4000倍仅有了73.45%。8817—Ⅱ号乳油对荔枝蝽若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氯氰菊脂和甲胺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