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柱为C18反相柱、柱温40℃,流动相为甲醇:水=36:64、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33 nm,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开花坐果期荔枝叶片中内源多胺Put、Spd、Spm的含量,结果表明:Put、Spd 和Spm标准品保留时间分别为6.648、8.892、12.246 min,一次样品的测定可在15 min内完成;Put、Spd和Spm在0.03125~2 nmo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6、0.9995;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说明该测定方法稳定、分析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荔枝主栽品种妃子笑在花穗发育与坐果初期其叶片与花器官和幼果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花穗发育成熟,叶片中三种多胺(Put,Spm和spd)含量先升后降,在盛花期(Od)出现高峰,呈倒“V”型;未成花植株叶片中多胺水平则是先降后升,呈“V”型;在花器官和幼果中多胺总量要明显高于叶片中;三种多胺含量在开花前随花蕾的发育而呈上升趋势,以Spd含量最高.且Spd含量在坐果初期均保持较高水平;Spm含量则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荔枝谢花前后严重的落花落果有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Put/Spd、Spm/Pas~L(Spd+Spm)/Put等比值的变化与叶片和花器官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