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延安日光温室内温度预测方法与指标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07/2008和2008/2009冬季安塞农业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棚内外温度,及安塞、延安气象资料,分析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云量、日照时数、辐射等数据的拟合关系。结论表明:棚内最高温度受气候背景影响,在晴好天气环境下,棚内温度极易升高,并保持在高水平下;而在阴晴相间天气环境下,棚内温度较低。棚内日最高温度与日总辐射、日照时数均呈非线性函数关系,在阴晴相间天气背景下,当日辐射值小于5.50MJ?m-2,或日照时数小于4h时,或日总云量>8成,棚内温度多小于20℃,影响蔬菜正常生长。棚内最高温度与外界辐射的拟合方程,阴晴相间天气背景下y=9.5259+2.2265x-0.065184x2;晴天天气背景下y=8.7456lnx+10.76。棚内最低温度与环境温度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天气条件下拟合方程不同。晴天和阴后初晴用线性关系式最好,晴天拟合方程为y=0.3736x+14.176;阴后初晴拟合方程y=0.61x+12.764,当环境温度下降到-20℃以下时,棚内温度有可能降至0℃以下,出现低温冻害。连阴天时可用外界温度拟合棚内同时次温度,以指数函数关系拟合最好,拟合方程y=10.804e0.04x。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MOD17A3数据研究陕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方法]基于利用2000—2010年MOD17A3数据集的年均NPP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陕北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榆林市东南部及延安市中北部年平均NPP大部在151~250 g C/(m~2·a);延安市中南部年平均NPP大部在300 g C/(m~2·a)以上。延安、榆林市年NPP增加的面积都在90%以上,分别为92.9%、97.8%。2000与2010年的平均NPP相比,大部分地区是增加的,只有少部分地区是减少的。增加幅度在0~50 g C/(m~2·a)的地区为榆林市长城沿线一带,增加幅度在51~90 g C/(m~2·a)的地区为榆林市大部及延安市西北部,增加幅度在91~120 g C/(m~2·a)及120 g C/(m~2·a)以上的主要分布在榆林市东南部及延安市中部;NPP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延安市南部的桥山林区和黄龙林区。[结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陕北地区植被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