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起断奶仔猪副伤寒与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成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周边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仔猪断奶后急性死亡的病例,通过对发病仔猪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细菌的分离鉴定,最终确诊为仔猪副伤寒与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通过采取提高保育舍的栋舍温度,选用敏感药物对症治疗及对14日龄的产房仔猪增加圆环病毒病疫苗免疫等措施后,成功控制了病情,后续的断奶仔猪再无新发病例。研究分析了该猪场本次发病的原因及分离菌株对猪场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性,为仔猪副伤寒与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6—8月江苏淮安数个猪场先后出现疑似猪丹毒的病例,发病猪体温40~42℃,以突然暴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病猪精神不振,不食,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部分发病猪在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指压退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鸭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鸭巴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14年8—9月对苏北和皖南地区部分规模化鸭场送检的4例疑似鸭巴氏杆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涂片镜检、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鸭胚接种试验,最终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分别对4株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离菌株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多数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安徽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治疗情况表明: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用药效果均比较吻合;发病原因可能与苏皖地区2014年秋季雨水较多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某规模猪场的36头断奶母猪在猪瘟疫苗免疫前、免疫后30 d及部分抗体不合格猪加强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跟踪监测,以对生产母猪的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91.7%的断奶母猪在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且阻断率低于45%的母猪免疫后增幅较大,阻断率高于70%的母猪免疫后增幅不明显。随后对免疫后抗体仍为阴性的母猪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并在加强免疫后30 d进行采血检测,结果表明,对该部分母猪即使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抗体水平仍未能上升。由于在猪场实际生产中检测抗体比检测病毒容易,所以可以只进行抗体检测,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水平异常低下的种猪,对于种猪群的净化、提高种猪群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和规避仔猪发生免疫失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伪狂犬病可造成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早期大量死亡,肥育猪生长迟滞,伪狂犬病暴发时,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高达80%。但是肥育猪的伪狂犬病常常被人们忽视,在最近一年的猪病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中发现,肥育猪的伪狂犬病并不像多数教科书和期刊上所描述的只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病症状、病死率低、病程短等,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现将近期遇到的肥育猪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及发病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