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云南省澜沧县收集到一种当地经常食用的番茄地方资源,编号S-47,发现在正常条件下其种子萌发较慢。为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番茄种子萌发以及根系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CTK)3种植物激素对番茄品种(S-47)进行种子萌发和根系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IAA(0~6mg/L)和GA3(100~300mg/L)均能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IAA(8~10mg/L)和GA3(400~500mg/L)抑制种子萌发。与CK比,不同浓度CTK(10~200mg/L)均能促进种子萌发;在主根的长度和须根数量方面,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均表现出高浓度促进、低浓度生长慢的现象。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影响变化较小。说明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伸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构建了包括15个指标的北京市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结果表明,北京市耕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介于0.373 8~0.797 2,其中200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其健康状况处于临界健康和健康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阐述皖江城市带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田块破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71.38%,损失严重;耕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劳动力和流动性资产投入产生过剩现象,加上耕地的破碎,使农机具的使用进退两难,因而应加大土地整治推进力度,规整田块,配套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地生产力极其重要,了解和掌握土壤肥力质量有助于认识土壤环境状况,并有效和合理地利用土地。当前,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有许多种方法。本研究将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方法引入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并以吉林省黑土为例,从土壤养分、结构和环境3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将具有代表性的13个野外定点采样的测试数据进行评价,同时与可拓评价法、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选取的13个样点,肥力质量均为Ⅲ类级别,肥力质量中等;针对不同样点所存在的限制因素,可提出土壤改良与改善的对策,G3、G7和G8样点的土壤需要增施磷肥,G4、G10和G14样点的土壤应注意耕作制度和改良土壤结构。与其他评价方法比较发现,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用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是可行的,评价结果一致性高,仅在3个或1个样点的评价结果不一致。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简便易懂,方便编程实现参评因子量化处理,避免主观随意性。此方法是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可为其他地区或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河泥沙充填复垦耕地表层土壤垂直入渗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圈入渗法,以当地原有长期耕种的耕地为对照,对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第2年的耕地表层土壤水分垂直入渗过程进行了现场测定,探讨复垦耕地耕种第2年的入渗特性,分析比较不同复垦时间的土壤入渗结果,并选用5种入渗模型对入渗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充填复垦第2年对照耕地的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值分别是充填耕地的1.12倍和2.19倍,充填耕地呈上层表土入渗能力差、下层泥沙保水性能差的特性,有待改良;充填耕地各试验点间入渗率差别较小,入渗能力稳定;充填复垦第2年充填耕地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值分别是第1年的1.51倍和1.43倍,充填耕地入渗率显著提高(P0.05),耕种措施有改善充填耕地入渗能力的作用。Mezencev模型对充填耕地土壤入渗特征拟合效果最佳,Kostiakov模型对对照耕地土壤入渗特征拟合效果最佳;综合充填耕地和对照耕地而言,Mezencev模型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其次为Kostiakov模型、NRCS模型、Horton模型和Philip模型;各模型的RMSE、R2、SSE和Ajust-R2指标显示,模型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7.
以自主选育的3个优良番茄自交系CLN2037E、NO.5和YNAU335为试验材料,于高温(33℃)下,设计5个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对3种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番茄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低浓度的NAA(2~4 mg/L)均能提高3个番茄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4 mg/L的NAA促进作用最好,高浓度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