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皋县部分高沙土地区,土沙、地高、沟河水位低,种植水稻因水源不足,产量不高不稳。为了充分开发当地的光热资源,近几年推广小麦——春玉米——芋旱三熟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长庄乡1985年种植这一熟制1250亩,平均亩产小麦220公斤、春玉米320公斤、芋2000多公斤。一年三熟除亩产500多公斤粮食外,增加经济收入500多元,还多收1000多公斤青饲料。  相似文献   
2.
元、大麦——春玉米——夏大豆一年三熟的种植方式,经多年改进和不断完善,已成为南通市沿海旱粮地区的主要熟制,每年种植40万亩以上,年亩产600~650公斤。第一熟于上年10月下旬秋播元、大麦,具体种法是麦幅1米,空幅80厘米。在1米宽的麦幅中种植4行条播麦,播幅10厘米,行距20  相似文献   
3.
棉花不同种植方式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以稻为主、稻鱼并重、以鱼为主的三种稻田养鱼法并比较了各自的利弊。总结了鱼窝、鱼沟占地面积及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和鱼种的优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6.
南通市有270多万亩沿海和高沙土旱地。由于土壤渗漏,缺乏灌溉水源和提灌设施,长期以来,以种植旱粮、杂豆为主,很少种稻。但人们主食大米,多用旱地生产的杂粮、杂豆与稻区换米。为改变这些地区“吃的不种,种的不吃”的现状,南通市农业局先后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苏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以及北京农业大学引进一批早稻品种和品系材料,在沿海和高沙土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7.
南通地区为全国集中产棉区之一.每人平均一亩耕地,复种指数约220.夏熟三麦、蚕豆等夏粮作物占集体耕地面积的78%,秋熟作物中,棉花、黄麻、簿荷等经济作物和秋粮作物各占一半左右.在这个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经济作物比例大的地区,如何因地制宜插种大豆,近年来各地取得了一些较成功的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抛秧与旱直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抛秧与旱直播技术的研究进展蒋观真(南通市农业局226000)水稻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的耕作栽培技术,即轻型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各地农业科技工作者所倾心瞩目的问题。南通市于1989年引进塑盘抛秧技术,研究并形成了小麦、油菜茬塑盘抛秧稻亩产600kg...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人多地少,人均仅0.69亩夏粮和0.62亩秋粮作物。近年来,部分地区为增收夏粮,减少投入,出现了“挤麦挤肥”和“扩麦挤秧”倾向,使间作冬绿肥面积减少50%,绿肥茬秧田也逐步减少,麦茬、油菜茬秧田增加。致使有机肥减少,地力下降,中稻播期推迟,增产潜力受到影响。为改善上述恶性循环、提高稻作综合经济效益,南通市近年来注意开发各种肥菜兼用的经济绿肥,取得了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