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禽-鱼立体混合养殖是全球罗非鱼养殖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该模式可能存在着致病菌由禽向鱼类沿养殖链和食物链传递的风险,被认为会对罗非鱼的健康养殖造成危害,但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连续采集某鹅-鱼养殖场中罗非鱼鳃、鹅粪便、池塘水体及底泥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其中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发现,在5次采集的鱼鳃、鹅粪便、池塘水及底泥样品中,平均分别鉴定到细菌22门和169属、27门和176属、38门和206属、60门和205属,菌群丰富度最高的为底泥样品(Shannon指数6.64).在门水平,鱼鳃、底泥、池塘水的菌群组成较稳定,其优势菌群依次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蓝藻门.鹅粪便则在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在属水平,鹅粪便和鱼鳃上没有发现共同的致病菌.但值得注意的是,鹅粪便中含有众多病原菌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和空肠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鱼鳃上则发现有丰富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同时也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daceae)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病原菌.底泥中发现的大部分细菌为厌氧菌,如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地杆菌属(Geobacter).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来源样品的细菌组成相似性很小.结果表明立体养殖池塘中各类样品的菌群组成在属水平差别较大;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病原菌会由鹅水平转移至罗非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