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奶牛乳房炎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对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乳房炎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乳汁体细胞数既作为衡量奶牛是否患乳房炎的标准,同时也是鲜奶收购标准的检测项目,很多乳品企业将它作为鲜奶定价的指标之一,国内乳业巨头已全面按照体细胞数论价.目前多数地方均将合格鲜奶体细胞数定为50万/ml以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ketosis)是规模化奶牛场泌乳牛泌乳早期的高发性疾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退,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个别牛出现神经症状,奶牛呼出气体以及乳汁带有丙酮气味等[1].临床血液生化表现为低血糖、高血酮、尿酮和乳酮.虽然临床酮病病例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死于自然临床酮病病例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报道极为少见,我们于2007年9~10月期间遇到死于临床酮病奶牛1例,现将病例及其实验室检测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硒和维生素E对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 ,是指母牛在分娩后的一定时间内 ,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胎衣不下是奶牛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生胎衣不下的牛若治疗不当往往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 ,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 ,配种次数增加 ,乃至发生不孕症而被迫淘汰 ,极大地影响繁殖率的提高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南方的奶牛场中 ,由于受到炎热气候、饲料品种单调 (特别是维生素的缺乏 )等因素的影响 ,胎衣不下的发生率相当高。据不完全统计 ,我场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 1 995年为 3 1 7% ,1 996年 2 9 2 % ,1 997年 3 3 5 % ,一直是困扰我场奶业进一…  相似文献   
4.
蓝勇 《辣椒杂志》2006,(4):45-49
辣椒进入中国不到400年,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终结了已延续2000年之久的花椒时代——辣椒为什么具有如此诱人的魅力?吃辣椒是否有益于健康?中国最能吃辣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本文作者,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蓝勇,通过5年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并不象他们看起来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5.
蹄病奶牛血液与尿液部分指标的检测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广西某奶牛场蹄病发病率高的现状,选择34例蹄病奶牛采集其尿液和血液,应用尿常规快速自动分析仪对部分尿液指标和血浆钙、磷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尿糖、尿胆红素呈阴性,尿血微量,尿比重、尿pH、尿酮异常者占23.5%(8例),尿蛋白呈阳性者占35.2%(12例);血浆钙平均值为8.3 m g/d l,低于正常参考值(9~12 m g/d l)的下限;血浆磷平均值为6.8 m g/d l,高于正常参考值(4~6 m g/d l)的上限。经过综合分析,认为本病例的发生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6.
肢蹄病是奶牛一种常见疾病。肢蹄病在各生长阶段都可能发病、病程发展慢、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经常被大家所忽略。肢蹄病会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统计,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奶牛患肢蹄病造成经济损失主要来自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7.
近拜读《农业考古》85年1期《宜宾地区茶叶生产历史初探》和《四川荔枝栽培史略谈》二文,受益匪浅,但觉得二文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特在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一)方义开同志在《初探》一文中引《华阳国志·巴志》认为由于巴地“园产香(艹名),而巴地包括今宜宾地区在内,则宜宾地区也就“园产香(艹名)”,同时,在其它地方还未种茶或不及巴地(包括宜宾地区)。我觉得这里有三点令人犯疑:其一,《华阳国志》载巴地“西至僰道”,很明显,宜宾一带是不属于巴地的;《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将江阳郡(泸州)列入卷三《蜀志》,并言蜀地“东接于巴”,这样,不论是在宜泸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份,我们从新西兰引进荷斯坦青年母牛109头,抵达我场时发现有67头在头颈、四肢皮肤处有不同程度呈圆形脱毛痂皮等病变,发病率74%.最严重的一头全身80%的皮肤出现病变.我们经过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奶牛皮肤真菌感染,后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除一头由于未能及时治疗死亡外,其余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